2018年11月16日,中国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85人当选为专委会委员,其中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郑鹏远教授当选首届主任委员,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兆申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杨云生教授当选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李景南教授、“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获得者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郜恒骏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吴小平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其奎教授、浙江省中医院吕宾教授、上海长海医院薛绪潮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海军总医院)崔立红教授和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范旻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汤有才教授当选常务委员。

▲ 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牛恩喜(左)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郑鹏远教授颁发消化病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聘书

第一届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承办。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牛恩喜主持会议,宣读了同意成立中国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文件。牛书记向郑鹏远教授颁发了主任委员聘书,并对专委会的成立及郑鹏远教授当选首届主委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作出了明确要求: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确保学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尽快设立专委会功能型党组织,强力推进党的工作、党的组织“两个全覆盖”;积极开展“党建强会”活动,按照中科协科技社团的部署要求,结合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的实际情况,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实施健康中国建设的现阶段,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以老年医学与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病为切入点,致力于老龄健康与消化病的研究和老年医学人群中常见疾病、虚弱状态改善的转化应用,有效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为促进学会的健康发展与学术繁荣做出贡献。全国各个地区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

▲ 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牛恩喜主持会议
中国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当日,举办了第一届消化病康复专委会学术论坛,主任委员郑鹏远教授作了题为“肠道菌群 肠粘膜屏障与肠功能障碍”的精彩报告,以全新的理念和不同的视角对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康复进行了详细阐述,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 郑鹏远教授作学术报告
部分副主委围绕消化康复领域热点问题展开学术交流,如陈其奎教授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薛绪潮教授的“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实施”、范旻教授的“营养代谢管理在消化系统康复中的策略与实践”和崔立红教授的“2017年胃ESD围手术期指南及意见解读”等专题报告,精彩纷呈,内容丰富,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操作价值。
中国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康复理念的进一步延伸,由神经、骨关节、心肺等传统康复理念向全身其他脏器功能如消化、产后、重症和精神康复等大康复理念转变,也反映出郑州大学五附院消化病康复专业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和进步。消化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下垂、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便秘、腹泻等疾病居高不下,社会对康复医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成立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顺应社会发展,在为康复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将推进本领域的学术与技术进展,并通过推广消化病康复,造福于消化系统疾病和相关多种疾病患者,为健康中国助力。
来源:科教科 医养结合办公室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