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的张师傅已经被幽门螺旋杆菌折磨多年,先后经历了3个疗程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断断续续吃了一个多月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多种抗生素,仍然没能清除掉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束手无策的当地医生就把张师傅推荐到郑州大学五附院消化内科——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能做幽门螺旋杆菌“培养+药敏”实验的医院进行诊治。几天前,张师傅拿着检验结果找到了该科主任夏兴洲教授。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胃幽门螺杆菌发现者巴里·马歇尔教授为郑州大学五附院“幽门螺杆菌门诊”揭牌

药敏实验室怎么回事?
常规的幽门螺杆菌治疗,俗称四联疗法,即采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1种铋剂”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两种抗生素的选择,因为细菌主要是靠抗生素杀灭的。一旦选择失误,就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甚至产生耐药。
药敏试验就是要找到对幽门螺旋杆菌敏感的抗菌素,制定相对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药敏试验要用做胃镜的方法,从患者的胃部取出2~3块胃粘膜,然后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培养液中,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待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后,再对其使用各种抗生素进行杀灭。对细菌杀灭效果最好的抗生素就是最适合患者的抗生素。患者服用这种抗生素后,就能有效杀灭体内的幽门螺杆菌,既能取得治疗,又避免了长期服用抗生素带来的风险。如果不能培养出细菌,还可以进行组织基因耐药测定,同样可以选出最佳治疗方案。

一旦治疗失败,怎么办?反复治疗失败怎么办?
药敏试验最核心的就是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所以,从未经过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或者是仅仅治疗失败过一次的患者,培养成功率最高。因为细菌具有进化能力,若过多次使用抗生素都不能把它彻底杀灭,细菌就会变异,例如通过加厚自己的“外壳”或者改变自己的成分来逃避抗生素“追杀”,这就是俗称的耐药性。更严重的是,幽门螺杆菌一旦变异,就很难用培养液培养出来。

胃幽门螺杆菌
而张师傅已经治疗失败3次了,体内幽门螺杆菌很可能已经变异,还能培养出来吗?幸运的是,医生为张师傅成功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张师傅对呋喃唑酮和四环素最敏感。于是,夏兴洲就对张师傅使用了这两种药物,一个月后再来检查发现,张师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已经消失!
“患者在一次治疗失败后,不要再盲目尝试治疗,最好尽快做细菌培养,因为这时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基本还没变异,培养成功率最高。”夏教授强调。
药敏试验有损伤吗?需要住院吗?
郑州大学五附院自5月20日开展药敏试验诊疗以来,已有100多位患者接受过药敏试验。“目前,首批接受药敏试验治疗的几位患者已治疗完成。结果显示,只要患者能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按照药敏药物进行治疗,治愈率是很高的。”
很多人一听到检查,就以为会有损伤,“其实,药敏试验只是取一点胃黏膜,基本不会造成什么损伤,患者取完胃黏膜后一般不用住院,回家等一星期就可以出结果,随后按结果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就行了。”夏兴洲教授解释道。

C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

仪器分析

如果您也有胃酸、胃溃疡、胃萎缩、幽门螺杆菌常规治疗效果不好的问题,请与郑州大学五附院消化内科夏兴洲主任联系:0371-66902030,梁护士长:0371-66916967。
来源:消化内科二病区 梁丽娟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