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河南省卫健委副主任周勇一行莅临郑州大学五附院调研指导医养结合工作

发布时间:2022/9/6文字调整

640_副本

2022年9月2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周勇,老龄健康处副处长朱声永等一行莅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原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始建于1915年),就医养结合工作进行考察调研。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副院长王少亭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640 (1)


座谈会上,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控中心主任、科技部医养结合首席专家、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教授在工作汇报中从人口老龄化与医养结合、“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实践以及医养结合事业产业发展思考三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他讲到,“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发展医养结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大学五附院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养工作委员会主委单位、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郑州大学康复医学院、河南省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康复医学中心、河南省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中心、河南省医院协会医养结合分会主委单位、河南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系列康养组织与机构,目前牵头牵头主持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建与推广》(2020YFC2006100),承担着国家课题及标准规范4项、河南省地方标准4项、郑州市地方标准1项等系列重要的医康养科教研任务。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指出,支持郑州大学五附院探索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在500个社区 (乡镇) 推广应用,推动全省社区居家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他讲道,郑州大学五附院立足河南、站位全国,结合世界先进养老经验,在医养结合科教研用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建了医养结合智慧服务云平台与质量控制云平台,链接“医院-养老院-社区-家庭”,充分挖掘郑州大学综合医疗资源的辐射下沉为社会养老资源赋能的作用,开发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云平台的兼容性与开放性,引领带动将社会服务资源纳入平台,通过构建更全面、更完善、更专业的居家医康养结合服务,包括上门医疗、上门护理、健康教育、陪同就医、家政服务、主动关怀、爱心陪聊等等,还联合社会资本支持探索了“共享保姆”照料机制,真正打通老人、家人、家庭医师与养老社会资源的闭环,形成一个多方联动的智慧医养结合养老生态闭环。医养结合质量控制平台链接了全省441家机构,实现了培训、指导、终末质量内涵动态管理和运营发展保障管理的作用。


他表示,经过近2年研究与推广,“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已经按照城市与农村1:1的比例在我省构建了4个实践基地,初步探索了以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结合·福华街城市特色、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结合·柘城(郏县)农村特色以及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结合·舞钢文旅特色不同层次的推广模式。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及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河南”模板。


640 (2)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周勇表示,河南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省采取完善制度框架和标准规范,强化质量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加强考核评价和监管等措施,不断推动全省医养结合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医养结合机构410家,设置床位5.7万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3865对,养老机构普遍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河南还率先启动实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综合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021年确定83个医养结合示范项目,省财政下达奖补资金3.9亿元;2022年新增医养结合项目57个,“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整合利用福利彩票基金加大医养结合项目建设。


他指出,郑州大学五附院牵头了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利用自身优质资源下沉基层社区,推动医疗和养老有机融合,开展了城市与农村的特色推广应用,打造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很好效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下一步要瞄准重点工作,以项目带动,在社区居家养老、乡镇卫生院、农村探索完善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同时,要依托省医养结合服务质控中心建立健全质控标准,组织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加强医养结合机构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督促各地结合实际完善医养结合相关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论体系与全链条的“河南模式”,引领带动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640 (3)


会前,周勇副主任一行现场考察了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控中心、智慧医养结合模拟体验区、康复医学工程科、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华颐养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


640 (4)


在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控中心,周勇副主任边看智慧质控平台页面,逐层点开查看功能,边随机指导平台改进。他表示,河南省医养结合质控平台在省卫健委部署下,由郑州大学五附院专家团队与软件服务公司联袂开发,经过1年半时间在平台建设、功能设置、辐射效应、运行情况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开创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要求质控中心、各级卫健委老龄健康负责同志及各级医养结合机构要高度重视质控平台建设与管理运营,各机构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填报数据真实可靠;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模块功能,切实为机构管理、运营、质量、安全提供有益的帮助与督导;三是要动态适时开展考核评价。尽快建立日常质控体系,开展评级评等工作,机构质量开展自查、中心要开展督导检查,质量结果要建立排名,建立信息联动机制等,充分发挥质控效能,进一步提升全省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形成我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在全国树立典范。


640 (5)


在康复医学工程科,周勇副主任对医院聚焦全生命周期,运用生物力学、人体结构学、人体功效学三维研发与实践,充分发挥Rodin4D康复工程辅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三维人体运动系统评估分析系统所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亲自体验矫形鞋垫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运作流程与三维技术应用,表示基于人体力学原理的康复促进是老龄健康精准化的支持保障。


640 (6)


在主动式智慧居家养老体验区,周勇副主任了解到医院践行科技赋能、创新引领,通过智慧入户系统、功能康复区系统、厨房系统、客厅系统、卧室系统、卫生间系统的“六大智慧居家子系统”+智能灯光系统、新风系统、消毒系统、起夜系统、影音系统、穿戴系统、SOS紧急呼叫系统、窗帘系统、语音系统亮度传感器系统、温湿度传感器系统、推拉开窗器系统等“十二大整体系统”的构建,并无缝对接郑州大学五附院互联网控制系统,是智慧居家养老的先行者。


参观中,郑鹏远教授向周勇副主任一行介绍到,目前老年人的需求已经呈现多元化,许多老人利用智能设备和APP来满足生活、情感、健康所需,而智慧居家供给明显不足。郑州大学五附院依托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支撑、科技赋能的要求,搭建智慧居家养老体检平台,突破常规社区居家养老的局限性,以互联网为支撑,链接智能服务平台,让更多的智慧技术与养老科技产品协同一体,搭建的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模型将会使智慧居家养老,从概念到真正落地,以智慧服务民生、实现信息惠民,给高层次养老供给提供一个实景模拟样板,为社会提供一个科技赋能创新发展的可操作性思路。


640 (7)


在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勇副主任一行实地查看了家庭医师签约工作室、社区康复大厅、社区老年病房、安宁疗护病房,依托社区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医养结合服务云平台,通过“郑州大学五附院强大的三甲综合优质资源夯实社区、社区支撑居家”服务理念,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组建“街道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大中心),辐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内的“社区嵌入式养老复合体”(小中心),以“大中心”带动“小中心”,基于评估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健康照护,融合服务派单、老人实时定位、一键呼叫、预约上门服务等多项功能,共同延伸服务支撑居家养老,让三甲医疗机构专业医养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为老人晚年生活提供健康与生活依托的同时,也解决年轻人在外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640 (8)


640 (9)


在郑州大学五附院·福华颐养院,周勇副主任了解到其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居家城市生活圈中心地带,由政府主导、郑州大学五附院与新大地集团联合打造,被称为“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院”。同时,周勇副主任实地查看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住养单元、住养环境、健康保障、餐饮营养、助浴保洁、安全卫生、室内文化娱乐等,对营养与饮食安全、部分区域优化策略进行指导。室外园林设计的活动区域与具有健康促进功能的“老年人种植产业园区”相接续给周勇副主任一行留下深刻印象。


今后,郑州大学五附院将继续聚焦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在省卫健委的领导下,重塑重构医养结合服务与管理体制,奋力拼搏、戮力前行,切实推动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为实现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 ”有尊严的养老(Care with dignity)、优雅的老去(Aging gracefully)“的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医养结合办公室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