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我国总死亡人口的45%以上。
心肌梗塞的发生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因为气温的不稳定会刺激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若再加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动脉内皮形成血栓,便会引起心肌梗塞。而春季为作为心梗高发期,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需时刻警惕。
心肌梗塞的症状各不相同
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其临床症状存有很大的差异性,部分患者发病急,严重程度高,可猝死,甚至来不及抢治;而有的患者却无明显症状,属无症状性心肌梗塞;还有一些患者以晕厥、休克、四肢无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为起始症状。
春季为心梗高发季
季节交替是心梗的高发时期,每年冬春(以3、4月为主)、秋冬(以11、12月为主)交替之时都为心梗的高发期。春天乍暖还寒,气温十分不稳定,气压和空气质量也随时在发生变化,天气反复冷热交替,易造成血压不稳定,大大增加了心梗的发生概率。
此外,天气变暖,心脏跳动频率加快,引起心脏供血不足,从而造成心肌缺氧,也会导致心梗的发生。
心梗呈年轻化趋势
如今,心梗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由于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心梗的发生呈现年轻化趋势。这是因为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熬夜、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抽烟喝酒等会加重心脏负担或诱发冠状动脉硬化,从而增加心梗的发生率。
凌晨3点到5点时,肺调气血功能最旺,因心主血,肺主气,气推血运行,气赖血以附,血为气之母,血载气以行,气血相互滋生,所以此刻心脏负担也很重,所以很多心梗患者是会后半夜发病,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机。所以,年轻的朋友们一定不要熬夜,因为熬夜会大大增加心脏负担。
冠心病患者12字“康复指南”
防治心血管疾病应该从生活方式着手,及早发现和有效处理各种相关危险因素,全方位的进行干预策略。只有综合治理,常抓不懈,才能保证长治久安;要打防结合,严打不如严防。最后,送给冠心病患者12字“康复指南”:
“管住嘴”——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入。
“迈开腿”——恰当的运动,多做有氧运动,避免运动过量。
“戒烟酒”——彻底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严格控制酒精摄入。
“心里美”——调整不良情绪,避免焦虑、抑郁的发生。
来源: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王慧平 刘昉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