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五附院)举办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活动,旨在倡导和推进全社会支持母乳喂养,保障儿童健康。

活动现场
郑大五附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徐翠英,妇产科主任李巧云,副主任付建红等出席本次活动。
手把手指导、准爸爸母乳喂养初尝试、妈妈分享哺乳经验……一系列活动让现场近百名新手爸妈收获满满。

活动现场
在答疑环节,面对宝爸宝妈在奶娃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郑大五附院妇产科资深医护进行了细致解答。
01.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母乳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能促进宝宝肠胃运动和生长发育。此外,母乳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够帮助婴儿抵御肠胃炎、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
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能极大地增进妈妈和宝宝的感情,并有利宝宝的心智发育。
母乳喂养还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使子宫复原。并且,母乳喂养能预防产后肥胖,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率。

活动现场
02.母乳喂养应喂到宝宝多大?
付建红介绍,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该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
从6月龄开始应给婴儿添加营养充足的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活动现场
03.如何保持足够的乳汁分泌?
资深护士王慧君介绍,宝妈应在产后30分钟就开始接触宝宝,让宝宝早吸吮。
下奶前让宝宝勤吸吮,24小时至少吸吮12次。下奶后按需哺乳,不要给宝宝喂母乳以外的其他食品。
04.如何正确哺乳?
常见的哺乳姿势有摇篮式、交叉式、橄榄球式和侧卧式。
哺乳时,宝宝的胸腹部要紧贴宝妈的胸腹部,耳、肩及臀部呈一条直线,下颌紧贴妈妈的乳房,嘴张大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活动现场
05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宝妈可以通过以下信号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听宝宝的吞咽声:一般来说宝宝每吸吮2次~3次就会吞咽一次,大概15分钟宝宝就吃饱了;
通过妈妈乳房的自我感觉判断:喂奶前乳房丰满,喂奶后乳房较柔软;
通过宝宝的大小便次数判断:宝宝24小时内小便6次或6次以上,且经常有软的大便,基本说明吃饱了;
看宝宝的满足感:两次喂奶之间,宝宝很满足安静;
看宝宝体重增长:平均体重每天增加18- -30克或每周增长125-210克。

活动现场
06.如何预防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多因宝宝衔乳姿势不正确。
衔乳不当可能引起许多问题,如母乳不足、乳头疼痛等等。
宝妈可以通过以下四步让宝宝正确衔乳:
1. 妈妈将手呈“C”字型托住乳房,拇指在上,手指避开乳晕部分。
2. 用乳头轻触宝宝嘴巴,让宝宝张大嘴巴。
3. 当宝宝张大嘴巴的瞬间,将乳头及乳晕送入宝宝口中。
4. 抱住宝宝,避免吸吮过程中乳头松开。

活动现场
07.母乳喂养,宝爸应该怎么做?
妇产科主任医师杨晓辉介绍,母乳喂养,爸爸的责任同样重大。
爸爸要多照顾安慰妈妈,倾听妈妈的诉说,不要让妈妈觉得在母乳喂养中孤立无助。
爸爸还要做好后勤工作,承担家务。

活动现场
来源:产科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