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喜讯 | 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科获国家卫计委 “2015-2017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通报表扬

发布时间:2018/1/16文字调整

2018年1月3日下午,国家卫计委召开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读了2015-2017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通报文件,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科被评为合理调配资源示范科室,获通报表扬。

 

 

 

康复医学作为新兴的一门学科,致力于拓展生命的宽度、改善生命的质量、提高生命的美度。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作为其中一份子更是在尽着自己一份力。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近几年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的发展,那么应该是“势如破竹”,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面对全省同级医院、基层医院以及全省患者正在书写一份令其满意的答卷。

 

 

1.从无到全,整合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改善、人类对疾病与健康的认知发生的巨大改善,医疗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正在转变,康复医学成了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1997年,康复医学在河南省医学界尚处空白,郑州大学五附院看准形势、排除艰难成立了康复医学科。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康复医学科成立以后,在院长的支持下,康复医学科全体员工奋力前进,使其迅速发展,在很多医院康复医学科刚刚处于筹建阶段,2011年郑州大学五附院已经成为河南省康复医学重点学科。为了帮助更多脑瘫、智力低下的孩子恢复正常,2014年8月1日,儿童康复医学科应运而生;随着康复医学的迅猛发展,在医院院领导的有力支持下,2015 年 6 月医院成立康复医学部;2015年10月,为了使关节疾病患者享受更优质高效的康复医疗服务,康复医学科群再添新生力量,骨关节康复病区成立;同年11月22日,在郑州大学五附院百年华诞学术报告会现场,依托于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部成立的“郑州大学康复医院”由河南省卫计委批准正式挂牌,成为郑州大学五附院的院中院,也是郑州大学五个直属医院中第一个院中院。

 

▲ 2015年11月22日,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牛书成、河南省卫计委副主任黄玮为郑州大康复医院揭牌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郑州大学康复医院成立以后更是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2016年7月1日,郑州大学五附院(郑州大学康复医院)儿童自闭症诊疗中心隆重开业。2017年8月,为了使用器具和仪器恢复和代替人体功能,帮助功能障碍者最大程度地开发潜能,郑州大学康复医院成立了康复工程科。

 

自此,从建科初期的十几个人,30张床位到现在的170多人,436张床位,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由初期单一的神经康复逐渐发展为神经与脊髓康复科、骨关节康复科、儿童康复科、儿童自闭症中心、心肺康复科、康复工程科等七个亚专科。康复医学实现了质的飞越,更好地满足患者日益增高的康复需求,为全省乃至全国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使脑卒中、脊髓损伤、颈肩腰腿疼、脑瘫、心脏病、老年病等患者各项功能都得到最大化进步、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做好做优,尽显使命

“心系全省,带动发展”,作为三甲医院的郑州大学五附院在发展自身康复医院的同时,担任着我省康复事业现有康复人才规范化培养方面的使命。2015年8月,郑州大学五附院承办为期两个月的2015年度河南省康复治疗人员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地的48名学员通过两周的康复理论学习及六周的临床操作实习,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了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工作模式,初步掌握了功能障碍的评定、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病、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的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肌肉痉挛、神经源性膀胱、疼痛等并发症的处理,使我省康复治疗师更趋于规范化。

 

由于我省康复医疗发展起步较晚,不仅康复治疗师匮乏,专业注册康复医师更是短缺,大部分康复医师为临床转岗医师,而临床转岗医师多半缺乏康复系统理论及实践培训,既往参加培训也大多为学术会议等片段式培训,不够全面、系统。这一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省康复医疗诊疗质量。

 

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康复医疗工作,加快推进我省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我省康复医师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郑州大学五附院于2017年4月和10月先后举办了规范化、系统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庞大的两期全省康复医师培训班。面对基层医院,不仅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更是相当重要,2017年7月,郑州大学五附院在河南省医学会资助下免费举办了神经源性吞咽障碍x线吞咽造影检查技术培训班。诸如此类,郑州大学五附院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在河南省康复医学的发展上全面推进河南康复工作扎实开展,为提升基层医院康复医学做着自己的工作,使更多康复理论和技术在基层医院开花结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规范化现有的康复医学人员,科班出身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在未来康复医学中更是至关重要,但是我国康复治疗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制约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的康复治疗师走上工作岗位,造福千家万户,郑州大学五附院提出设置申请四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先后经过郑州大学、河南省卫计委、教育厅专家组论证,2016年2月国家教育部批准郑州大学设置康复治疗学专业,并将由郑州大学五附院承担“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科研、管理及临床实习等任务,成为郑州大学附属医院中首家独立承担专业教学的医院。

 

这是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领域学科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医院教学工作质的飞跃。当年6月份的招生情况显示,康复治疗专业火爆异常,河南录取分数线高出一本线60分以上。大学学科教育的开启,将为全院乃至全省全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储备众多具有“国际视野、国内领先”的专业优秀人才。同年,康复医学科的“河南省康复医学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的科研之路也越走越远,“临床-教学-科研”形成的一体化优势更是互利互助。

 

▲ 2016年9月2日,郑州大学五附院(第五临床学院)院长郑鹏远带领郑州大学康复医院(郑州大学五附院院中院)常务副院长郭钢花,副院长李哲、李恩耀、汤有才等一行,来到郑州大学新校区基础医学院院参加首届郑州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新生见面会

 

3.助力中原,任道重远

面对呼唤康复医学发展的老龄化社会,面对河南康复医学不容乐观的水平现状,面对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匮乏,仅仅是规范培训现有康复医学人员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河南省康复医学的发展。于是银发浪潮下,郑州大学五附院挑起了河南康复医学发展的重担,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研教学、技术支持、合作共赢、惠及民生”的宗旨于2017年7月初开始筹备建立河南康复医学专科联盟。

 

2017年8月12日上午,河南省康复医学专科联盟在郑州大学五附院成立,这是我省首个康复医学专业专科医联体,也是我省医联体建设的又一成果。联盟成立现场,140余家医疗单位参会,并参与联盟,有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有城市医院、县乡医院,还有股份制医院和养老院,以及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等。本次联盟引起了河南省康复界的热烈反响,自联盟成立截止目前,参与联盟单位已达173家。通过河南康复医学联盟的平台,郑州大学五附院将根据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做好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加强和各市县医疗机构的合作,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将会根据向其他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输送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进而提升全河南省康复医学的整体水平,为健康中原的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 2017年8月12日,河南省卫计委副主任黄玮、郑州大学副校长谷振清为河南省康复医学专科联盟揭牌

 

但是不是所有患者都有条件,有必要到医院做康复治疗,居家康复、社区康复会是未来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于是早在郑州大学五附院成立河南康复医学专科联盟之前1个月,郑州大学五附院成立了河南首个“医养结合办公室”,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机构提供医学康复支持。郑州大学五附院成立医养结合办公室,旨在寻找一些有志于社区康复的开发商和医养机构,在社区内设置康复器械、康复医疗室等,为他们实现医养结合提供康复技术支撑。目前,郑州大学五附院已经借助自身的互联网医疗力量,与新密、鄢陵、周口等地的多家养老院搭建了远程平台,提供远程诊疗和健康指导。

 

“乘风破浪,砥砺前行”,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将会不忘初心、坚持发展,培养人才,创新技术,做到更好更强,也并将充分发挥其作为河南省康复医学界引领者的综合优势,努力打造河南省康复医学的春天,让更多患者得到康复保障,回归家庭,走上社会。

 

来源:康复医学科 闫莹莹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