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三伏艾灸正当时,温阳补气驱寒湿

发布时间:2025/7/23文字调整

《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人体肌肤腠理最开泄的黄金时段,此时艾灸可借自然之力以温补阳气,驱散深伏于脏腑、经络的寒湿瘀浊,达到“冬病夏治”的最佳效果。


三伏灸

三伏灸又称三伏天灸疗法,是依据中医学的“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借助三伏天阳气最旺盛之时,通过艾灸特定穴位,温养经络、祛湿散寒、补虚助阳,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的疾病。


640_副本


三伏灸适应症

1. 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等。

2. 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弱、虚寒性胃痛、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等。

3. 运动系统疾病:各种类型的关节炎、颈肩腰腿痛、慢性肌肉劳损等。

4. 生殖系统疾病:属“宫寒”类型的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痛经、月经量少、宫寒不孕、月子病等;属“肾阳虚”的男性疾病,如阳痿、早泄等。

5. 亚健康:各种畏寒怕冷、常年手脚冰凉、易疲劳乏力、无精打采、失眠多梦、免疫力低下等。


三伏灸的种类


640 (1)_副本


督脉灸:督脉灸称之为“灸中之皇”,通调五脏六腑,督脉灸主要经督脉、膀胱经背部的主要腧穴,上从大椎穴,下至腰俞穴,多经络多穴位组合应用施以艾灸的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


640 (2)_副本


火龙罐:集推拿、艾灸、揉痧、点穴、熨烫于一体的中医康复理疗技术,传统艾灸与罐疗的结合体,罐内放置艾柱,通过“温热+负压+药效”三重作用祛寒湿,结合点、震、叩、碾、推、按、拨、揉、熨、烫十种手法,完全避免了刮痧及负压走罐的疼痛感,以及传统火罐造成皮下瘀血罐印、死细胞堆积的负作用,痧即出即化即修补,以实现温、通、调、补的作用。


640 (3)_副本


葫芦灸:葫芦灸是药粉、艾条、葫芦三重功效完美搭配,以天然葫芦为灸具,融合传统艾条与葫芦的天然药性,以葫为器,以艾为药,再辅以中药粉的加持,形成“温热+穴位刺激+药理渗透”的三重效应,可以温通经络、化湿散寒,堪称“灸中上品”。


640 (4)_副本


脐灸:面碗脐灸,主要是在人体肚脐这一关键部位(即神阙穴)施行艾灸。神阙是人体元神的门户,与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相连,脐是人体先天之本源,是五脏六腑之根。通过在神阙穴进行艾灸,能够有效激发经气的活动,进而发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重要作用,使人体的气血运行恢复平衡,脏腑功能得以协调。


2025年“三伏”时间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08日

末伏:8月09日-8月18日


三伏艾灸,趁“热”养生,给身体充充电,让你从内到外都透着健康的“热气”,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好基础!


欢迎咨询与预约

地点: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0号楼B座肌肉骨骼疼痛康复科三楼护士站

咨询电话:66916458


来源:肌肉骨骼疼痛康复科 王娟 李莹莹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