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你了解这些输血知识吗?

发布时间:2018/1/3文字调整

输血这一治疗措施,可以看作是一项小的“移植手术”,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医学理论。今天我们将通过对“成分输血”、“自体输血”及“输血前检查”的简单介绍,让大家了解一些输血的小知识。

 

 

 

成分输血

01.什么是成分输血?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成分输血就是把采集的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应用科学的方法分开,分别制成纯度较高的血液制品,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需要,缺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

 

 

02.成分输血有哪些优点?

 

 

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血液来自献血者的无私奉献,是宝贵的资源,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有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合理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例如:贫血输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输单采血小板,手术、外伤、烧伤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的输血浆等。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因为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便于保存。不同的血液成分可有不同的保存方式。如:悬浮红细胞(CDPA保存液)2~6℃可以保存35天;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20℃可以保存1年;血小板在20~24℃震荡箱内保存5天。

 

自体输血

01.什么是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采用患者的自身血液和血液成分,以满足患者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下所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

 

 

02.自体输血具有哪些优点?

避免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和其他经血传播病原体的感染。

 

避免因输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蛋白抗原而发生同种免疫作用所致的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性疾病,以及同种抗体的产生。

 

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对受血者免疫功能的抑制,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和手术后肿瘤的早期复发。

 

为稀有血型以及因输血和多次妊娠产生多种同种抗体而配血困难的患者及时提供适合的手术用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可以及时、快速地抢救急性大出血患者的生命。

 

缓解血源紧张。

 

输血前检查

大家都知道输血前要做检查,那么应该做哪些常规检查呢?输血前的常规试验主要有四项,分别是:病毒筛查、血型检测 、抗体筛选实验、交叉配血实验

 

 

01.病毒筛查

经体液血液传播的病毒有多种,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检测经血传染性标志物的项目检测,不但能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前病毒携带状况,而且又能为受血者进行相关的诊疗过程提供有参考意义的依据,如患者检出携带有病毒,可及时提醒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在诊治过程中、与患者紧密接触的人员加强自我防护,同时要求患者用过的各种物品和器具都应严格消毒,达到减少和避免患者所感染病毒的扩散与感染他人。

 

 

02.血型检测

患者血型鉴定和献血者血型复检,包含ABO血型和Rh血型。

 

03.抗体筛选实验

输血前只要ABO血型和Rh(D)血型一样,是不是输血就会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碰到患者和献血者ABO和Rh(D)血型虽然一样,交叉配血却不相合的现象,这种情况是由ABO血型抗体以外的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而抗体筛选实验就是用于筛查这类抗体的方法。

 

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目的就是将患者血清中存在的不规则抗体早发现,提前准备相合血液,防止因为输注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输血安全。

 

04.交叉配血实验

“交叉配血”是指将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清和红细胞相互交叉混合,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等现象的实验。该实验主侧试管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混合,次侧试管是将供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混合,在两侧实验都不凝集的情况下才能输血。

 

 

这一实验进一步验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和Rh(D)血型鉴定是否正确,避免血型鉴定错误而导致输血后严重溶血反应,第二可以查明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液是否相合,防止其他血型系统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此实验是输血前检测的最后一项试验,也是实验室保障输血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现今临床用血量大幅度提高,成分输血使有限的血液用于更多的患者治疗,自体输血确保患者输血安全的同时也可以减轻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的压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输血技术。

 

来源:输血科 张涛 肖笛铭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