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的健康成长过程中,语言发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常常被视为智力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父母,一定要时刻关注小孩的语言发育情况。
为了能够让家长们科学地认识语言发育问题,正确地引导小孩的语言发育能力,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与儿童语言发展相关的几个小问题。
相信很多父母在教小朋友说话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小孩说话的功能是存在哪儿的?其实语言能力和计算机输入输出是类似的。计算机需要硬盘和内存作支撑,而人类的语言机能则是以大脑的记忆功能为基础的。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记忆被集中储存在大脑半球的一侧。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一般语言功能是存储在左侧。
那么,语言能力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带过小孩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怀孕期间,妈妈们就会抚摸着肚子和小孩说话,或者给她听胎教音乐,虽然胎儿还无法产生有效的反馈,但他已经能够接受到胎教的刺激。当婴儿降生后不久,宝宝即能从父母的语调、口型上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和想法,并通过吮吸、哭闹等形式来互动。在3到9个月的阶段,她逐渐能够用哭和笑来对外界语言进行反馈,逐渐对呼唤乳名能够有效回应,逐渐建立起“再见”和挥手的联系。随着小孩的成长,她已经可以把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实物联系起来,开始模仿发音,之后慢慢地开始说一些简单的单词,开始建立起语言交流的能力……虽然不同的时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我们可以根据显著特征的不同来将语言形成的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是语言感受阶段
这个阶段在胎儿尚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这一时期的胎儿/婴儿已经可以接收到口语和其他声音刺激。这些声音首先是经过听觉系统传入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颞横回,优势半球颞横回对各种听觉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输入同侧的感觉性语言中枢。随着小孩视力的发展,她逐渐开始接收物体和其他的光感刺激。这些视觉信息首先是经过视觉信息传入大脑皮质枕叶后部的初级视区。初级视皮质对视觉信息处理后,变成视觉性语言信息,向视觉联络发放,然后输入同侧角回,这一过程对语言的形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脑部的发育,小孩的语言能力逐渐过渡到脑内语言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发生在小孩出生3个月以后。这一时期的大脑主要将语言进行编排,形成符号和概念。首先是感觉性语言中枢把语言特征转变为音素和各个音素序列信息,然后进行信息整合。优势半球后部语言中枢对接收的视、听语言信息进行综合,交换,唤起和回忆储存在脑内的各种感觉信息与传入的语言情报综合,联想,产生语义及表达这些语义得语言符号和句法编码,通过传到纤维束将信息输入前部语言中枢把整合后的语言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语言运动命令,传送到初级运动皮质,从而使小孩通过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对外界的语言和视觉信号产生反馈。于是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把小孩逗得咯咯笑,可以通过呼唤她的乳名来吸引她的注意力。
语言表达阶段
当小孩成长到大约9个月的时候,她的语言能力已经开始向语言表达阶段过渡,这个阶段大脑将语言信号转变成口语或书面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语言运动信息转变为运动冲动,经锥体束至运动神经核团,支配勾引器官;同时锥体外系也有纤维支配这些核团影响控制发音肌肉的肌张力和共济运动,以保证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在这个阶段的小朋友已经可以通过模仿父母的语言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可以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
在了解了小孩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后,宝爸宝妈们就可以更科学、更有效地引导小朋友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胎儿尚未出生到出生后的几个月里,爸妈就应该多和胎儿/婴儿用柔和的语调说话、唱儿歌,用颜色鲜艳的物体吸引她,从而使其接收到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促进其大脑的发育。
在出生几个月后,父母在和宝宝的互动过程中,可以把语言和一些基本动作联系起来,帮助小孩建立起简单的认知,提高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吃饭前告诉她要吃饭饭啦,在抱她前告诉她要妈妈抱抱等,还可以通过适合的玩具来刺激听觉与大脑,如床头摇铃,音乐铃,敲击乐器等。
当小孩开始主动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的时候,父母就要鼓励孩子多进行口语表达,陪孩子玩一些简单的语言游戏,如听指令拿东西,扮过家家等。当小孩能够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后,就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增加词汇量,还可以配合CD让孩子视听觉得到有效整合,从而进一步帮助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来源:儿童康复医学科 刘唱弘乐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