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脾胃病。多发于2岁以下,四季皆见,夏秋较多。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呈水样,带有不消化的乳食及粘液为特征。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宝宝一旦腹泻,妈妈们不要惊慌,也不要急着往医院送,只要宝宝不发烧,神志清,精神状态良好,大便没有脓血,完全可以通过推拿治疗。
下面介绍一下腹泻的推拿治疗方法如下
一.伤乳食泻
主证:大便酸臭有泡沫,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腹痛腹胀,痛时欲泻,泄后痛减。伤于乳者,大便稀薄,色黄白,夹有奶瓣或呈蛋花样.兼有呕吐纳呆,苔厚膩或微黄,脉滑,指纹紫滞。
取穴:轻症,大便日5~6次。取穴:八卦、清胃、天河水。
重症,大便日10余次,有脱水现象。取穴:八卦,清胃,六腑。
运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掌心的周边。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即在此圆圈上。
操作:用运法,顺运八卦
清胃
位置: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
操作: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部。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清天河水法是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退六腑
位置:在前臂尺侧缘,腕横纹内侧(阴池)至肘横纹尺侧端成一直线
操作:用左手握着患者的胳膊,另一只手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肘横纹推向腕横纹。
二.寒泻
主证:泄泻清澈或清水色绿,气味微腥不臭,兼有腹痛肠鸣,面色晄白,口不渴。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濡,指纹色淡而沉。
取穴:外劳宫,清胃,天河水。
外劳宫
位置:在手背,与内劳宫相对。位于第2、3掌骨间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揉
清胃及清天河水同伤食泻中操作。
三.热泻
主证:泻时暴注下迫,泻下黄水臭秽或带泡沫,日10余次,肛门灼热,尿黄而少或伴腹痛身热,呕吐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红紫。
取穴:六腑,清大肠,清脾胃,下推七节骨。
清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
操作:用拇指桡侧缘,或指面在穴位上直推,离心方向推称清大肠
七节骨
位置: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稍稍用力自上往下推叫推下七节骨。
退六腑及清胃同伤食泻操作。
四.脾虚泻
主证:食后即泻,大便稀溏,水谷不化,色淡黄夹有不消化物,兼有神疲乏力,腹胀食少,面黄肌瘦,舌淡苔薄白,脉沉缓。
取穴:外劳宫,清补脾,平肝。
清补脾
位置: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之为清补。
平肝
位置: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操作:自指根推向指尖为平肝。
外劳宫同寒泻操作。
以上每个穴位操作10分钟左右。
来源:儿童康复医学科 杜宏涛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