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疗动态
首页>信息公开>医疗动态

腔内手术——血管外科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高精尖“武器”

发布时间:2015/7/1文字调整

年过7旬的欧阳老先生平素身体状况不错,可最近1年来不知怎么老觉得上腹部有饱胀感,吃饭也比以前少了。他一直以为是胃病,东奔西跑的治疗,可就是不见好转。最近单位给退休职工体检,结果就发现问题了,他的腹主动脉上鼓出一个“大包”。体检医生很负责,发现问题后及时就让老先生来我院血管外科咨询病情,刚好碰到下手术的血管外科专家王兵副院长,看过彩超报告单的王副院长一脸凝重,因为报告结果显示为腹主动脉瘤,并且最大直径已超过5厘米。


什么是“腹主动脉瘤”?其实“腹主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主动脉壁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不断扩张,最终使腹主动脉直径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临床上就称为“腹主动脉瘤”。王兵副院长经常使用一个很贴切的比喻:腹主动脉瘤就好比汽车的轮胎上鼓出来的一个包,这个“大包”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而且其直径越大,破裂的风险就成倍的增加。腹主动脉——这个人体最粗大的主动脉一旦破裂,及时在手术台上抢救存活的几率微乎其微,可见该病的凶险,此时也就可以理解王兵副院长一脸凝重的原因了。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个瘤体的情况,血管外科为欧阳老先生做了腹主动脉的CTA检查(CT血管造影)。待结果出来后(见图1),大家都目瞪口呆,因为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腹主动脉瘤,从CTA图像上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瘤颈极度扭曲的,钙化及其严重的,又合并髂动脉动脉瘤的复杂性腹主动脉瘤。三个动脉瘤,任何一个破裂都会危及老先生的生命。这样一个腹主动脉瘤一定要手术治疗,但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全麻开腹的传统手术对患者来说创伤太大,且术后长期卧床极易出现并发症。王兵副院长仔细、反复地查看患者CTA结果后当机立断,可以实施腔内手术,即腹主动脉瘤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ER)。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远期疗效确切,目前已成为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术式。



图1


但是欧阳老先生的病情太复杂,扭曲、钙化的瘤颈使支架的近端锚定相对困难,远端右侧髂总及左侧髂内的动脉瘤,又增加了远端锚定的难度,稍有不慎就可能使支架移位,或者产生内漏,进而增加手术成本。术前,在王兵副院长的带领下血管外科制定详细手术方案,并有多套备用方案,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术中的造影让患者的病情更加明确,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决定先使用弹簧圈栓塞左侧的髂内动脉瘤(见图2),栓塞成功后再经左侧股动脉放入腹主动脉的主体支架(见图3),成功释放后右侧髂动脉接入1枚喇叭状的分腿支架,成功覆盖右侧的髂总动脉瘤,并保留了右侧髂内动脉,防止术后出现臀肌的跛行;左侧的髂动脉接入另1枚支架成功封堵左侧髂内动脉瘤的开口,使髂内动脉完全封盖,术毕复查造影可见整个支架成功释放,3个动脉瘤均被腔内人工血管覆盖(见图4),未见明显内漏,手术仅耗时2个多小时就成功结束。



图2



图3



图4


“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我院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日臻完善,复杂病例、三四级高难度手术也不断增多,其数量和质量均位于省内前列,用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造福广大血管外科疾病患者是该科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心声!



小科普:腹主动脉瘤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ER)就是通过双侧的股动脉将带有覆膜的金属支架送入主动脉内,在不影响肾动脉等重要内脏供血的情况下完全覆盖动脉瘤区域,此时血流通过腔内人工血管供应远端脏器及组织,进而使血流与动脉瘤隔绝,瘤体不再受到血流的冲击,逐渐地形成血栓、机化,完成主动脉的重塑。


血管外科王颖供稿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