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疗动态
首页>信息公开>医疗动态

心跳声在夜里格外清晰?这可能是身体的温柔提示

发布时间:2025/7/11文字调整

55岁的李女士最近被一种声音困扰:每当夜深人静躺下时,耳边总能清晰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


640_副本


她一度恐慌——是心脏出问题了吗?

到医院检查,动态心电图结果却让人意外:心脏完全健康。心内科医生综合判断后,指出这可能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建议她尝试抗焦虑药物治疗。

令人欣慰的是,服药后,李女士的"心跳声"果然明显减轻了。


一、静夜里的心跳声为何躺下更明显?

其实,平躺时胸腔与床面直接接触,心跳震动更容易传导至耳内,在安静环境下感知确实会增强。这本是正常现象,但当这种感知伴随着心慌、失眠或焦虑,就可能暗示着神经调节的微妙变化。


二、检查正常,为何烦恼仍在?

李女士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心率正常,说明心脏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可能失衡: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对心跳的敏感性增高,轻微波动也会被放大感知。

焦虑情绪诱发躯体化症状: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分泌增加,引发心慌、出汗等类似心脏病的表现。


三、抗焦虑药物为何能平息"心跳声"?

抗焦虑药物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

安抚"神经": 抑制过度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提升"情绪稳定剂": 增加脑内5-羟色胺水平,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

打破"焦虑循环": 阻断对身体症状的过度关注和焦虑情绪的恶性循环。


四、更年期女性应对攻略

阶梯式干预:

轻度不适: 坚持瑜伽、正念冥想(研究证实可减少29%心悸频率)。

中重度困扰: 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认知行为疗法(CBT)。

生活方式调整:

睡前避免咖啡、浓茶、酒精。

保持卧室凉爽(18-22℃为宜,低温有助降低基础代谢)。

建立规律睡眠习惯。

激素替代治疗(HRT):

若同时伴有明显潮热、盗汗、骨密度下降等问题,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短期HRT。


五、这些"危险信号"需立即就医!

虽然多数情况与更年期相关,但若心跳感异常并伴随以下情况,请立即就诊:

心跳声突然加重+胸痛

夜间因心悸惊醒+呼吸困难

日常活动中出现眼前发黑或晕厥

更年期这份独特的心跳感知,本质是身体内部神经与内分泌网络的一次温柔重组。通过科学调节神经敏感性、守护睡眠节律,辅以心理调适,绝大多数女性都能顺利过关。理解这种"非心脏性心悸",不仅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检查,更是学会与变化共处的智慧。


更年期不是疾病的代名词,

而是生命进入新阶段的自然调整。

身体适应需要时间,

请允许自己慢慢来。


来源:心电图室 耿一鸣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