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当、咣当、咣当……”
在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自闭症中心二楼的一间屋子里,传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小火车开动啦”
只见几个小朋友们按顺序排成了一排,一个拉一个的,跟随着小火车响亮的声音踏上了今天蒙氏教育的旅程。
第一部分的课程,王老师先带领小朋友做开小火车的游戏,由一个小朋友打头,其他小朋友按顺序排好一起前进,开完一圈后,换另一个小朋友打头,小朋友都配合的很好,始终保持队形,开心的一边跑还一边模仿小火车开动的声音。
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感官和模仿能力,培养了组织纪律和协作能力,最后,在愉悦的气氛中小朋友们结束了今天第一部分的课程。
接下来,运动完了,小朋友们需要休息一下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都很快速地摆好了自己的椅子,安静的坐在那里,等待着老师,要干嘛呢,原来王老师要给小朋友讲故事了,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立刻带领孩子们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大森林里正在发生什么呢……”
“看,森林里开始举行舞会了”
“我们也一起加入它们跳舞吧”
随后,王老师开始依次拉起小朋友们跳舞,看着他们快乐的舞步,此刻的自己都仿佛置身于森林当中了。
“天晴了,彩虹出来了……”
小朋友们正听得起劲,只见王老师停了下来,拿着故事书开始提问。
“彩虹在哪里啊”,“那小兔子呢,谁来帮老师找出小兔子啊”
跟随着老师的提问,一个个的小手开始争先恐后地往书上指,用肢体或语言回答着不同的问题,就这样,小朋友们在边听边说边学中完成了今天第二部分的课程。
好了,故事听完了,下面要开动小脑筋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完成今天的搭积木游戏。
首先,王老师让每个小朋友安静地趴在自己的桌子上休息,静静的等待着游戏的开始,学会等待是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等待会让小朋友更加珍惜得来的玩具,并且玩的更加认真,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静息结束,王老师并没有主动给小朋友分发积木,而是让小朋友自己去选择喜欢的积木,给小朋友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积木到位,王老师引导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拼搭自己的积木,这时每个小朋友都聚精会神的关注在自己的积木上,丝毫没有松懈,不一会儿,一个一个各式各样奇特的小城堡就诞生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都欢欣雀跃。搭积木是手眼协调的运动,是蒙特梭利强调的小肌肉练习,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同时也有助于智力的开发。
最后,王老师依次带领每一位小朋友来到其他小朋友面前,教他们互换积木,从中孩子们又学到了礼节和分享,第三部分课程顺利结束了。
最后一部分课程,小朋友们该起来活动活动了,只见王老师领着其中一个小朋友去取这个环节所需要的道具——小手玲,然后引导他分发给其他小朋友,让大家学习规则,随后,拿着手玲的小朋友们排成了一排,跟随着音乐的旋律,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模有样的跳起了韵律舞,可爱的舞步既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又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咣当、咣当、咣当……”,小火车的声音又响起了,大家按顺序重新排好了队形,在愉快的音乐和蹦蹦跳跳中结束了今天蒙氏教育的旅程。
蒙特梭利(蒙氏)教育
蒙特梭利(蒙氏)教育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女医学博士、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博士创立的一种科学幼儿教育方法,其精髓是爱与自由。
蒙特梭利教育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依据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构建独立、自信、专注等能力,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同时提供温馨的教育环境,使孩子觉得教室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养成孩子喜欢上学、喜爱学习的态度。上世纪,蒙特梭利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蒙特梭利教育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
蒙氏教育理念
一、有准备的环境
蒙特梭利特别重视环境创设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她把环境喻为人的头部,主宰着人的一切行为。为孩子准备一个充满爱和趣味、能吸引孩子主动探索的环境,同时,环境要适应儿童现有水平、能力和兴趣。
二、自发性的学习
蒙特梭利说:“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儿童生来具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及热爱。”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钢琴、学英语、识汉字,惟恐错失任何学习机会。事实上,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这来自其自发的求知欲。明白这一点,父母就不会压制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因此,在童年早期,教育的目的不是将经过选择的事塞给孩子,而是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欲望,让其独立成长。
三、“工作”的自然法则
蒙特梭利认为,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她将儿童使用蒙氏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这是一种自发地选择、操作教具并在其中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遵循着5种自然法则:
第一,秩序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
第二,独立法则,即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
第三,自由法则,即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
第四,专心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非常投入,专心致志;
第五,重复练习法则,即儿童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都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
四、吸收性的心智
成人可借助旧经验来学习,孩子既无经验也无成熟的智力,他学习的方式就像照相机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印象全部摄入,然后成为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运用全身的感官去研究环境而获得信息,是一种自然且愉快的活动。孩子以吸收方式来学习的能力大约会持续到7岁。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学习阅读、写字、计算,和他学习走路、说话一样,是一种自然的方式,成人应容许孩子在他自己感兴趣及预备好的时刻学习。
五、发展的敏感期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某一时间,只对环境中的某一特定事情,涌出强烈兴趣和不断模仿、学习的举动。这使“儿童能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对自己生长适宜和必不可少的东西……”,错过发展的敏感期,孩子的学习成长将事倍功半。利用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将避免延误时机带来的损失。
第一、语言敏感期(0-6岁)
第二、秩序敏感期(2-4岁)
第三、感官敏感期(0-6岁)
第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第五、动作敏感期(0-6岁)
第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第七、书写敏感期(3.5-4.5岁)
第八、阅读敏感期(4.5-5.5岁)
第九、文化敏感期(6-9岁)
蒙氏教育特点
一、以儿童为主
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二、不"教"的教育
反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三、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蒙氏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相信他们,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
五、充分的教具提供
儿童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
六、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七、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八、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九、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来源:儿童康复医学科 陈月园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