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我国脊柱侧弯病人超过300万人,并以每年30万的速度递增,其中超过半数为青少年。调查显示,10岁到16岁儿童中有2%-3%可察觉到脊柱侧弯,其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发病率为1%-3%,女孩脊柱侧弯的比例大于男孩,发育期会急速恶化。除了青少年外,成年人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 ,脊柱侧弯畸形大于10°者,其发病率为1.4%-12%。而平均年龄60岁以上人群中,6%有大于7°的侧弯畸形,而在骨质疏松病人中36%有脊柱畸形(侧弯占30%多)。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在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发生的三维骨骼畸形。X线诊断Cobb角超过10°,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患者会出现双肩不等高、腰或背部一侧隆起、对侧凹陷、胸廓畸形等外观改变,并会导致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目前,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防控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儿童青少年发病率高。2013年至2015年期间,上海新华医院对37万初中生进行抽样筛查发现,样本数据中患病率达到5.4%,超过国际上2%-3%的患病率水平。2018年天津市近8000名8年级学生脊柱侧弯筛查显示发病率高达16.86%。
二.缺乏早期筛查,疾病发现晚,健康危害大。脊柱侧弯不但会引发青少年驼背、高低肩、长短腿、骨骼发育不对称等外在畸形,还会引起脏器发育畸形、功能障碍等问题。但目前脊柱侧弯早期筛查尚未纳入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体检常规检查项目,很多患者通常在病情较为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甚至引起并发症时才被发现,错过了物理治疗有效期,被迫采用费用高、创伤性较大的手术治疗方案。
三.医疗诊治水平不高。国内医疗机构对早期脊柱侧弯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一般建议定期复查,等发展到Cobb角度 40度以上达到手术指征再进行手术治疗,导致绝大部分患者错过黄金康复期。

为了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郑州大学五附院筹备并正式开设脊柱侧弯门诊,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
诊疗范围:脊柱侧弯、脊柱生理曲度改变(驼背)、扁平足、高弓足、X和O型腿、先天性的马蹄内外翻足、先天性的斜颈、运动损伤、创伤性的骨性关节炎 、中枢和外周神经疾患导致功能障碍者(如:脊髓损伤患者、脑卒中患者、脑瘫患者、儿麻患者等)、烧伤患者、淋巴水肿患者、骨折术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截肢患者、足脊结构和人体生物力学改变导致关节的应力性损伤和劳损性的疼痛等,可提供精准的评估、矫治(结构矫治与运动康复)、科学的运动控制和科学的肌骨疼痛的ADL管理。另外,还为各类型功能障碍患者或残疾人提供各种的移动设备、交通工具及家居环境的评估、改造、适应和训练。
联系方式:
科室电话:0371-67122839
邮箱地址:zdkfgc@163.com
地址:郑州市京广路快速路中段康复前街3号(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对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1号楼12楼康复医学工程科。
地铁路线:乘坐地铁1号线至郑州火车站从C出口出站。
乘车路线:201、217路至康复前街京广路站下车;乘坐57、201、213路到火车站西广场站下车。
01 自我筛查

▲ 脊柱侧弯自我筛查
02 影像学检查
1.脊柱侧弯筛查需站立位全脊柱X光片正侧位。
2.骨盆前倾:矢状面 Cobb 角>50°。
03 生化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有:骨代谢五项,生长激素等。
04 功能动作筛查
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一套筛查人体潜在运动损伤风险的测试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的基础运动能力筛查。通过7个简单的测试动作,可以发现人体功能动作的不平衡性和代偿动作模式,为治疗师提供纠正性训练思路,以实现人体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平衡状态。
05 特色介绍
1.医疗体操训练:通过特定的医疗体操训练可增加背部、腰部、腹部及臀部的肌肉力量,改善脊柱两侧肌力不平衡状态,增加脊柱支撑力量,以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


▲ 医疗体操训练
2.生物力学脊柱侧弯矫治器:支具治疗是通过穿戴支具产生的机械力和本体感受输入,限制不对称运动、改善神经肌肉控制,继而促进脊柱的正常生长、神经运动控制的重新组织,实现运动行为的改变。支具的设计均根据“三点力”或“四点力”理论来达到矫治的目的。


▲ 生物力学脊柱侧弯矫治器
3.下肢生物力学调整:足部主要起承受和分配身体负荷等作用。足踝承受日常大部分的力,所以当损伤后,身体其他部位也一定会出现功能障碍。如足部旋前是正常的用于减轻行走消耗的力量,当过度旋前,引起膝关节疼痛髂胫束、梨状肌、臀肌与内收肌紧张,进而产生骨盆变异,影响脊柱的曲度,最后造成脊柱侧弯。根据足底压力和三维足部形状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重新分布患者压力,刺激足底感受器缓解神经痉挛、设计制作个性化的矫形康复治疗鞋垫以减轻患者四肢及躯干疼痛和矫治足部畸形各类鞋垫。


▲ 下肢生物力学调整
4.功能性训练与宣教:功能性训练是一种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患者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制定出科学训练方法的治疗技术。该技术强调在患者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按照运动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和现代运动学习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恢复其正常运动功能。
5.内分泌:一些研究表明,与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正常BMI人群相比,低BMI人群的脊柱侧弯发病率更高,这可能与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有研究证明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瘦素水平明显较低。除此之外,脊柱侧弯还可能与骨代谢,褪黑素,雌激素异常等相关。
6.消化:脊柱侧弯好发于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如果不早期干预,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容易形成严重的脊柱和胸廓畸形,影响患儿的消化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消化功能差、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可能致使脊柱侧弯畸形发展加速,成恶性循环。
7.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外星舱功能:仿失重、准定位、高减压、深滋养、精修复;外星舱原理:利用非手术作用力消除肌肉反应,轻松打开椎间盘,使盘内持续性负压,促进突出物回纳,进行生理滋养。从而恢复椎间盘高度,改善内环境,营养椎间盘。


▲ 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8.智能脊柱物理治疗系统:智能脊柱物理治疗系统是通过电极垫直接作用于人体背部,通过选择不同的输出通道,可精准控制不同的治疗部位。电极垫输出电流兼并中、低频优势,这种电刺激克服了低频电流不能深入组织内部的缺陷,且可应用较大的电流强度,作用部位深且治疗效果持久。可促进治疗部位血液循环,起到快速镇痛的效果。
科室介绍
康复医学工程科(足脊矫治与运动康复研究中心),隶属于郑州大学五附院(郑州大学康复医院)。目前科室以足脊结构和人体生物力学为基石的运动康复新理念作为科室的发展方向;科室规模、设备、技术力量位居全国三甲医院内前列,是集科研和教学一体的康复工程技术诊疗机构。







科室占地800㎡,科室配有全套德国进口加工设备、压力衣制作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CAD-CAM)、3D扫描、太空舱脊柱三维矫治系统、SIMI Aktisys 3D临床动作分析系统、足踝生物力学静态评估系统和动态评估系统、3D打印等国内先进设备。科室与香港理工大学、玛丽医院(Queen Mary Hospital)、威尔斯亲王医院(Prince of Wales Hospital)、北京理工大学、713所等建立紧密合作。科室目前有博士2名、硕士研究3名、资深运动康复师3名、康复工程师4名及多名助理康复工程师。
来源:康复医学工程科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