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发布了《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在此次参与排名的全国近200家医院中,郑州大学五附院进入了全国前30名。一年以来,郑州大学五附院脑卒中团队通过不懈地努力,医院综合排名逐月稳步上升。此次进入全国前30名,既体现了业界对郑州大学五附院急性脑卒中综合救治能力的认可,同时也将使无数患者在医院卒中救治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获益。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救治费用高的特点。为了给卒中患者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从书记、院长到普通职工都高度重视卒中中心创建工作,大家都相信只有踏踏实实把工作做扎实,才能提高脑卒中诊疗水平,真正惠及老百姓。医院成立了由书记、院长负责的卒中救治组织机构,优化了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把传统治疗脑卒中的各种独立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有机组合成一种综合的治疗体系,实现了对卒中特别是急性期卒中进行高效、规范救治。
2016年5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郑州大学五附院“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和“国家卫生计生委高级卒中中心”单位,这标志着郑州大学五附院在脑卒中防治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8年5月,医院为了进一步推动脑卒中管理建设,专门设立“脑卒中管理办公室”,全力协调整合多科室合作,凝聚全院力量为脑卒中患者服务。

为了拯救患者的大脑,为了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致残致死的几率,医院不断加强脑卒中关键技术诊疗过程的质量控制,每周按时召开“脑卒中工作质控会”和“绿色通道病历回顾分析会”,以督导促改进,实实在在的提高脑卒中相关工作人员的诊疗水平。对患者抢救流程、患者诊疗方案进行认真分析、讨论,不断改进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时间就是大脑”时刻警示着医院卒中团队的每一位医务人员,从卒中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所有相关科室立即进入战斗状态,集中所有卒中相关科室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先抢救,后付费,由专人带领协助完成各项检查。目前,在急诊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介入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共同努力下,医院的脑卒中患者可以优先得到规范的诊疗,从患者进入急诊科后经过医师评估、查血、完成CT检查,发出报告,平均仅需要15分钟,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在检查完善后,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医院第一时间为根据病情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适宜治疗方案,为患者获取满意的疗效。近一年来,800余名患者从郑州大学五附院卒中绿色通道救治中获益,切实为患者本人及家庭减轻了负担。
卒中中心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只有患者家属积极参与脑卒中的防控,才能降低卒中的发病、致残,致死。为了使患者家属重视疾病的早期治疗,充分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了解要争分夺秒,才是抢救生命的关键。医院不断通过电视广播、义诊、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微信等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在提升社会对脑卒中的认识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耕耘,方有收获,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郑州大学五附院卒中防治工作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这里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医脑卒中工作者们的汗水和辛劳,为了防治卒中,创造健康中国,我们会一直努力!
科普:1.脑梗死是什么样的?
脑梗死又称“中风”,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脑部动脉血管堵塞,出现突发的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口角歪斜、肢体麻木、头晕目眩、意识障碍等。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初筛标准:
FAST评估法:
F(Face is uneven,口角歪斜)
A(Arm is weak,肢体无力)
S(Speech is strange,言语不清)
T(Time to call 120,迅速求助)!
中风120法:
1(1张脸,歪啦)
2(2条胳膊、有胳膊抬不起来啦)
0(聆听语言,说不清楚啦),快快拨打120!
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应当立即拨打120或就近到有专门神经专科的医院就诊。经过初筛评估为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就可以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


2.什么是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用特殊药物将堵塞血管的血栓再次溶解以达到责任血管再通的方法,取栓治疗是用微创介入的方式将血栓取出来,亦能达到使堵塞血管再通的目的,但两种治疗方式都有时间窗要求,溶栓治疗要求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取栓治疗要求在发病6-8小时之内开始,后循环脑梗死可依病情延长至24小时,治疗时间越早病人恢复越好,不良反应及出血风险也越小,所以国内外专家一致提出:“时间就是大脑”。如果没有采取或没有机会溶栓或取栓治疗的患者,一般保守治疗后面临遗留明显后遗症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很多患者将有可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生命年限,也将明显增加家庭负担。在此特别强调,溶栓/取栓治疗越早越好。
来源:脑卒中管理办公室 王兴萍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