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1.14亿糖尿病患者,患病人数位列世界第一。我国糖尿病足的平均患病率达5.7%,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患有糖尿病五年以上、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都是引发糖尿病足的重要因素。

患糖尿病足后不重视可致残、致死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吴毓敏说,糖尿病足形成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往往是血糖没有控制好,造成下肢周围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而且,糖尿病足致残、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糖尿病足的危害性。曾有一位年仅23岁的糖尿病患者,因为不慎将脚磕破而没有在意,到医院就诊时,脚部已经发黑,并伴有败血症、呼吸困难,失去了最佳救治的机会,丢了性命。
吴毓敏介绍,糖尿病足患者前期的主观感觉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会出现皮肤颜色改变;有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病变,感到麻木,并有灼热感、疼痛感、针刺感;有的患者走路像踩棉花,出现间歇性跛行;有的患者感觉脚凉,感觉不到疼痛。这些症状往往会被患者忽视,却不知糖尿病足发展到后期治疗费用高,且效果不好。
患者应多留意足部变化
吴毓敏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还要定期复查,如半年做一次下肢微血管检查,并且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以下5点:
1.穿宽松、舒适的鞋袜。尤其要及时剪掉袜子中的长线头,以免缠住脚趾,造成局部坏死。
2.每日检查脚部是否出现红、肿、黑等变化。脚部有没有出现伤口,还可以检查袜子,看看是否有分泌物或血迹。因为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血液运动减弱、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伤口一旦感染很难愈合。
3.不使用热水泡脚、热水袋暖脚。糖尿病患者通常合并有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对冷热温度及痛觉感知有障碍。
4.剪脚指甲要小心。不少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减退,剪指甲时看不清,很容易将脚趾剪破,由于脚部知觉减退,患者还很难发现。
5.洗澡时不要用力搓。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角质层变薄,如果洗澡时用力过猛容易将皮肤搓破,伤口较难愈合。
福利来啦!
为了帮助糖友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病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科免费送价值320元的糖尿病足筛查,共50个名额。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3月31日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进群报名

群满后扫二维码加记者微信,记者拉你进群

来源:内分泌科二病区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