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23日,由郑州大学康复医院(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部)主办的中原自闭症康复联盟成立大会暨儿童重症康复护理大会在郑州隆重召开。中原自闭症康复联盟的成立,是为了提高全省自闭症康复水平,促进全省儿童自闭症康复事业的发展,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 中国康复医学会单位会员揭牌仪式

▲ 华西中原儿童电生理诊疗中心揭牌仪式

▲ 中原自闭症康复联盟主委单位授牌仪式

▲ 中原自闭症康复联盟副主委单位授牌仪式


▲ 中原自闭症康复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授牌仪式
1促进中原自闭症康复事业繁荣发展

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
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我国对自闭症的认识及治疗还处于初期阶段,各种服务还不完善,诊疗水平参差不齐。他希望通过建立“中原自闭症康复联盟”,为各级儿童康复专科搭建合作、交流、提高、发展、共赢的平台,更好地满足各地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的需求,共同促进自闭症儿童康复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秘书长钟铁军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秘书长钟铁军在开幕式上表示,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科作为河南省首家“医教结合”治疗自闭症的定点医疗机构、“自闭症儿童抢救性救助治疗基地”,全国首家开展儿童重症康复病房,实现儿童重症的早期康复,是河南省儿童康复专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部长吴明生
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部长吴明生发表讲话,郑州大学五附院是河南省残联儿童自闭症定点康复救助单位,仅2018年已经累计为近200名患儿提供康复补贴200余万元,大大推动了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造福了更多的自闭症患者。此次联盟成立,充分发挥了省级单位自闭症学科的专科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加强行业自律,完善机构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形成合力为孤独症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主任李恩耀
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主任李恩耀在开幕式上提到,“中原自闭症康复联盟”将以合作、交流、创新、共赢为宗旨,为联盟单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技术交流、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全面推行新技术、新方法,同时在新的医改形式下开展医疗卫生帮扶工作,促进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下沉。
2掌握“五不”原则,早期发现自闭症
开幕式结束后,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拉开序幕。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郑重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主任肖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李丹教授,郑州大学五附院李恩耀主任、解益主任、李立国博士、尹保奇副主任医师、郭君副主任护师、赵永红主管护师,分别就精准化物理诊疗、语言行为、医教结合在自闭症康复中的作用和儿童康复常见并发症、早期康复护理等方面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李恩耀主任以“自闭症康复面临的挑战”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介绍,自闭症在中国的发病率已经超过儿童癌症、儿童糖尿病、儿童艾滋病和儿童高血压的总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自闭症患儿诞生。我国自闭症人群约1000万,并且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李恩耀主任说,虽然自闭症发病率高,无法根治,但并不是无药可治。以前,多认为自闭症患者预后不良,成年后多不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但近年发现,在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情况下,可显著改善自闭症患者的预后,甚至帮助其走向正常化。
李恩耀主任提到,自闭症的症状很多,甚至可以说一个孩子一个症状,诊断面临很大挑战。临床上主要依赖医生对患儿自闭症特征行为的观察和家长对孩子行为的描述进行判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现在所有的诊断手段也都只能作为参考。自闭症的评估诊断标准要求专业化、定量化、自动化,但现在存在很多不专业、不规范、量表不统一等问题,要实现评估的“三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恩耀主任说,掌握自闭症患儿交流缺陷的早期行为标志,并做好父母科普宣传工作是自闭症早期筛查与早期诊断的要点。“五不”原则是早期筛查诊断达成的专家共识,即:不看、不应、不指、不说、不适。
李恩耀主任就自己诊断自闭症的经验进行了介绍。此外,他提到,把医疗手段和康复教育结合起来,对于自闭症的诊疗至关重要,他还建议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因人而异进行治疗。
来源:大河健康报 儿童康复医学科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