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日是全球第五个“世界血栓日”。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在欧洲,每年有5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而在中国,静脉血栓形势同样严峻。


为了普及血栓常识,培养大众预防血栓意识,“世界血栓日”当天,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郑州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兵教授,血管外科副主任崔文军及司江涛大夫带队在门诊楼一楼大厅,举办了以“栓不住、动起来“为主题的大型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现场讲解和普及静脉血栓栓塞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人们的血栓预防意识,现场病人及全院职工咨询人员络绎不绝。


“世界血栓日”的由来
1856 年,著名的德国医生 Rudolf Virchow 首次提出了“血栓形成”的概念;命名了“血栓”、“栓塞”、“纤维蛋白原”三个血栓相关名词;提出了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是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一百六十年来,该理论仍在一直指导着血栓疾病的医学实践。
2014 年 3 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宣布将 Rudolf Virchow 的生日(10月 13 日)作为“世界血栓日”,以纪念他首先提出“血栓形成”理论。期望通过设立 WTD 提高公众对血栓的认知,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号召世界各地不同团体团结起来,共同面对血栓形成这一沉默的杀手。
VTE —— 关注现状 积极防治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两种类型。据统计,VTE 的发生率在血管疾病中,仅处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脑卒中之后,VTE 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

VTE 临床表现
① DVT 的临床表现
早期:肢体肿胀、发硬、疼痛,且活动后加重。压痛,沿血管扪及索状物,皮肤青紫,皮温降低,或静脉性坏疽。
后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包括肿、痛、浅静脉曲张。

② PE 的临床表现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出汗、咯血、休克、晕厥等症状

VTE 的防治
①情绪
保持乐观的情绪,正确认识疾病
②饮食
饮食应清淡,采用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
③运动 (预防血栓要“动”起来)
适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④ 物理治疗(利用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瘀滞)
加压弹力袜 间歇性加压充气装置

来源:血管外科 王彦岭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