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郑州大学五附院举办“首届心肺康复新技术及新理论培训班” 胡大一教授莅临讲学

发布时间:2018/9/13文字调整

为了进一步传播心肺康复理念,推进心血管疾病防治康养一体化,并在河南区域普及心肺康复及心肺运动试验的应用,郑州大学五附院于2018年9月5日-9 日举办首届“心肺康复新技术及新理论培训班”。本次培训班是河南省首次举办的关于心肺康复的培训班,近50位来自河南及周边医院的学员在此学习心肺康复的新技术、新理论,以更好地让基层患者受益。

 

 

 

心肺康复培训班

提升河南心肺康复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高血压患者2.66亿,每年猝死人数达54万。以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为例,很多人认为放支架或搭桥手术后就意味着临床治疗结束,其实,冠心病急性期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康复对于控制病情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首届“心肺康复新技术及新理论培训班”开幕式由郑州大学五附院党委书记王新军主持,开幕式邀请了几位专家进行精彩的主题演讲。

 

▲ 郑州大学五附院党委书记王新军主持开幕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心脏联盟主席胡大一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主题演讲。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孟晓萍,发表了题为“中国心肺康复的现状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她提到,在胡大一教授的带领下,经过五年的时间,中国心脏康复中心从8家发展到500家。随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车琳为大家带来了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主题的精彩演讲,带来了崭新的前沿研究。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心脏联盟主席胡大一教授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孟晓萍教授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车琳

 

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在培训班开幕式上表示,郑州大学五附院心肺康复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也是河南康复医学专科联盟单位,现有医联体成员近300家,通过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现联盟内部康复医学水平同质化,服务水平同等化。相信通过本次培训,能让学员们了解到国际心肺康复的最新进展,使参与单位更好地掌握心肺康复的心肺功能评估技术、操作技能、实施流程以及五大处方的制定。使暂未开展心肺康复的单位能够科学开展,使得已经开展心肺康复的单位得到高质量提升。

 

▲ 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发表讲话

 

培训内容丰富

让学员真正掌握心肺康复技术

 

郑州大学五附院心肺康复科主任赵阳介绍,本次培训共设有四大板块:心肺运动试验的学习、五大处方的制定、体外反搏学院和Workshop(工作坊)。

 

▲ 郑州大学五附院心肺康复科主任赵阳

 

心肺运动试验是制定运动处方最主要的工具。心肺康复是对整个心血管疾病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等五大处方上。其中,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而体外反搏就是被动运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作为治疗心脏病的第四种方法(其他三种方法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搭桥手术),涵盖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体外反搏对心脏疾病尤其是微循环的建立及改善是非常有益的。Workshop(工作坊)主要是针对运动处方而设置的徒手评估、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韧运动、平衡运动等方法的实践工作坊。

 

赵阳主任说,经过本次培训,能让学员们掌握心肺康复的概念和流程,使学员能够独立完成CPET(心肺运动试验)操作,掌握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数据解读和分析,精准制定运动处方等五大处方。

 

▲ 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康复

带来“心”活力

 

说起康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风偏瘫等影响生活自理的疾患,对心肺康复知之甚少。其实,心脏作为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60多岁的宋先生是一个三支血管病变的病人,经过搭桥手术后,桥血管没有成活,也意味着无法再次进行手术。当时的宋先生走不到一百米的路程就要歇好几次,运动耐量非常差。后经人介绍找到赵阳主任进行康复治疗。赵阳主任首先对宋先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包括对已知疾病的评估、危险因素的筛查等。赵阳主任说:“心脏病本身就有风险,如果再进行运动,患者风险会更大。所以心肺康复强调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确保其康复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定量精准的评估至关重要。”

 

▲ 体外反搏

 

在进行整体评估的基础上,赵阳主任以五大处方为核心为宋先生制订了康复方案,并对其进行全程、全面的管理和规范的康复治疗。经过两个月的康复治疗,宋先生的运动能力明显提升。已经十多年没有唱歌的他现在甚至能去KTV唱歌,这说明他的心肺功能也大大提高了。

 

赵阳主任提到,心肺康复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它不等同于单纯的药物治病和手术治病,它还要结合五大处方,从而更好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让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止急性事件(心梗、脑梗等)的发生,也能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健康人群

也可进行心肺康复

 

赵阳主任提到,心肺康复适用人群广泛,病人(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病人,以及冠心病、心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心衰、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合并轻度卒中等病人)、亚健康状态人群以及健康人群都是心肺康复的适用人群。  

 

对于病人来说,不管是肢体残疾还是内科疾病,好的心肺功能可以为进一步的康复治疗与训练创造基本的身体条件,对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起到积极的作用。心肺康复开始的时间越早,患者获益越大。

 

▲ 郑州大学五附院心肺康复科

 

对于亚健康状态人群来说,有氧能力的提高可以大大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赵阳主任建议,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尽早开始一级预防。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心肺康复可以无疾防病。每天对心肺功能进行养护,对于获得和维持健康的身体十分必要。可以说,心肺康复是一种人人都需要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那么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该如何进行心肺康复呢?赵阳主任说,首先要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分层,普及健康宣教,并对其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指导他们尽早开始运动训练。

 

来源:大河健康报 摄影:李锦璞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