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晚,2017“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共有10组个人和1个集体荣获表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济超,副省长戴柏华,省政协副主席周春艳,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顾雪飞等出席颁奖典礼,近千名各界群众现场见证了这一感人时刻。

本次“感动中原”年度集体奖授予了由我省医疗卫生行业人员组成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医术精湛的中国第18批援赞医疗队群体。郑州大学五附院消化内科陈曦主任医师、骨科王玉州主任医师、麻醉科魏海军副主任医师和放射影像科谭延召主治医师作为医疗队员代表参加了颁奖典礼并接受表彰。

▲ 从左至右:麻醉科魏海军副主任医师、骨科王玉州主任医师、消化内科陈曦主任医师、放射影像科谭延召主治医师
包括陈曦、王玉州、魏海军和谭延召在内的28名医疗队队员,于2016年4月28日启程前往赞比亚开启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在援赞期间,他们忍受着远离祖国、亲人的孤单和寂寞,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投入到受援医院的医疗管理和医疗工作中,用精湛的医术为当地病患消除病痛,共接诊门诊患者1.2万余人次,完成手术病例1500余例,麻醉病例1800余例,抢救危重病患200余人,开展创新项目30余项,带教指导学生400余人,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国际形象,获得赞比亚政府褒奖,为中赞友谊书写了动人篇章。

颁奖词
飞跃赤道沙漠,
你们抵达没有硝烟的战场;
超越肤色国界,
你们谱写济世救人的华歌。
赞比西河水,
流淌着对中国白衣天使的怀恋,
如歌生命里,
刻下不辱使命的勋章!
“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宣传推介活动是我省重点打造的典型宣传品牌活动,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时代的号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时代正能量,传播河南好声音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自2005年始每年一届,至今已举办十三届,推选出了130个感动中原年度人物和10多个群体。当晚录制的2017“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将于4月22日20:04在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首播。
让我们一起重温这四位援赞队员的事迹!

▲ 2016年4月28日,郑州大学五附院举行仪式欢送4名赴赞比亚援非医疗队员启程。

▲ 陈曦主任医师在指导实习医生

▲ 陈曦主任医师手握 “五一劳动奖杯”
消化内科陈曦主任医师在赞比亚首都利维·姆瓦纳瓦萨医院工作。这一年来,他一共诊治门诊病人900余人,病房查房1000余人,抢救危重病患25例,救治华人华侨60余人,带教学生10余人,参与义诊3次。他通过高超的医术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受到了赞比亚同行的尊敬。除了尽职尽责完成医疗援助工作外,陈曦还是医疗队委员会支委会核心成员,承担着整个队伍的财务管理工作。医疗队的每一笔开销,大到医疗器材、医疗用品的购买,小到队员们食品和生活用品的采购、汽车的维修等都由他负责。他在团队财务管理工作中摸索出的方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家卫计委审计署工作人员的高度赞扬,并将作为标杆在我国的援外队伍中进行推广。

▲ 王玉州主任医师与小患者在一起

▲ 王玉州“全副武装”进行手术
王玉州主任医师同样工作于利维·姆瓦纳瓦萨医院,一年来共诊治门诊病人2400余人,查房病人600余人,手术病人320余人,救治华人华侨110余人,带教学生26人,外出义诊10次。作为骨科大夫,做手术是家常便饭,但赞比亚的艾滋病病毒携带率非常高,而且手术前未经病人同意不能做艾滋病相关检查,手术台上,一旦被血或分泌物溅到脸上、身上,将会有极大的感染风险!所以每次上手术台前,他都穿上皮围裙、防针刺拖鞋,带上防护眼镜,常常是几台手术下来,浑身湿淋淋。即便如此注意,也免不了意外发生。在一次急救手术中,他被针刺破了手指,但为了不影响救治病人,他只进行了简单的消毒,就又投入到了下一场手术中。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多么优秀的职业素养,才能让他在如此惊险的突发状况下表现出这样的大无畏精神!

▲ 魏海军副主任医师在术中

▲ 最美医生
魏海军副主任医师工作于恩多拉中心医院,这一年中共配合手术实施麻醉500余人,抢救危重病患20余人,带指导学生6人。恩多拉的工作居住环境简陋,而且是一个疟疾横行的地方,魏海军也很不幸感染了疟疾,但却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身体不适卸下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在他得病寒颤发烧的时候,医疗点接到了出诊护送病人的任务,这名病人伤情危重,身为麻醉医师的他,强忍着自身疼痛,拔掉正在驻地输液的针头,一路颠簸的守护在病人身边,将其安全送达目的地。照片中他那疲惫的眼神和安抚病人的笑容,让无数人动容,这张照片也入围了大河健康网评选的“最美医生”。

▲ 谭延召主治医师

▲ 谭延召主治医师在做影像资料分析
谭延召主治医师在距离赞比亚首都500公里的利文斯顿中心医院工作。作为医院唯一的影像科医生,他一共完成了1500余份影像诊断报告,一个人担负起了这所医院所有的影像诊断任务,带指导学生3人。他所在的医院远离赞比亚首都,远离医疗队大本营,环境的清苦和生活的孤寂可想而知。这儿食材的种类也非常少,几乎每天都只能吃到面条、土豆、西红柿和洋葱这四样食物。尽管这里医疗资源有限,医疗环境较差,但谭延召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服从组织安排,克服了一切外在困难。

▲ 2017年5月31日,郑州大学五附院四名援赞比亚医疗队员圆满完成了援赞任务,安全回国。

▲ 2017年11月9-10日,“2017大爱无疆——寻找‘最美援外医生’”年度盛典及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河南)第18批援赞医疗队荣获2017“最美援非医疗队”提名团队。
来源:宣传科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