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睡梦中的自嗨,老做噩梦,拳打脚踢,原来是得了这种病!

发布时间:2025/11/25文字调整

夜深人静时,您或身边的亲人是否曾在睡梦中突然“演绎”梦境?比如挥拳踢腿、大声喊叫,甚至起身做出复杂动作?这不仅仅是普通的“睡不安稳”,而可能是一种名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简称RBD)的睡眠疾病。


640_副本


梦境与“身体锁”

要理解RBD,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正常的睡眠。我们每晚都会经历多个“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时大脑异常活跃,梦境也最为生动、离奇。为了保护我们在梦中不会“身体力行”,我们的大脑会启动一把神奇的“身体锁”——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它会暂时关闭指挥身体运动的“开关”,让全身肌肉(除呼吸肌和眼肌外)处于极度松弛的“瘫痪”状态。


640 (1)_副本


当“身体锁”失灵时

RBD的核心问题,就是这把“身体锁”失灵了。患者的大脑产生了生动的梦境,而梦境中的情节会被直接“演”出来。如果梦见被追赶,可能会挥臂抵抗;如果梦见打球,可能会做出投掷动作。这些行为通常力度很大,可能导致自己撞伤、坠床,或意外伤害同睡者。


RBD:一个重要的健康“警报器”

RBD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它往往是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早期的重要预警信号。研究表明,超过80%的RBD患者在未来的10-15年内,可能会发展出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疾病。RBD的出现,意味着大脑中控制睡眠的特定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病变。


我该怎么办?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家人可能患有RBD,请务必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建议前往神经内科或睡眠门诊就诊。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在专门的睡眠实验室睡一晚,通过仪器全面记录睡眠情况,从而明确诊断。

目前RBD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保障睡眠安全。同时,做好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在床边铺设软垫,移走床头柜等家具和尖锐物品,必要时考虑分床睡。

RBD是梦境与现实的危险错位,更是身体发出的重要健康警报。正确认识、积极干预,是我们守护大脑健康、防患于未然的关键一步。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神经内科八病区  逯瑞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