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疗动态
首页>信息公开>医疗动态

从危在旦夕到康复出院,这里有“秘诀”!

发布时间:2025/2/7文字调整

"头晕、恶心、呕吐到无法站立,

短短一天病情急剧恶化,

生命危在旦夕……"


近期,

52岁的郝明远先生经历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生死危机。


突如其来的脑梗死

2024年12月初清晨,郝先生突发剧烈头晕,伴随频繁呕吐,家人当即拨打120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经检查,头颅磁共振(MRI)结果显示:双侧小脑大面积梗死——这是神经内科极为凶险的急症。小脑作为人体平衡与协调的"指挥官",一旦受损可能导致瘫痪、昏迷甚至呼吸衰竭。尽管当地医院进行了紧急处理,但病情仍在恶化,郝先生完全无法下床,呕吐持续不止。


危急时刻,家属当机立断:"必须转院!"

经多方联系,郝先生于次日转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当时听说张敏主任带领的神经内科三病区团队在脑血管病救治方面经验丰富,我们毫不犹豫选择了这里。”郝先生的妻子在回忆时眼眶泛红。

“现在想想,这个决定救了老郝的命。”


24小时逆转病情的“神内三方案”

"患者入院时已处于脑梗死急性期,随时可能因脑水肿压迫脑干危及生命。"神经内科三病区张敏主任带领团队快速研判病情,制定了个体化救治方案:“小脑梗死救治需要争分夺秒,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保命,更要尽可能恢复功能。”


在张敏主任统筹下,神经内科三病区团队亮出“组合拳”:

多模态影像评估:精准定位梗死范围,排除出血风险;

抗栓+脑保护双联治疗:抑制血栓蔓延,修复受损神经;

阶梯式控压方案:动态调控颅压,预防脑疝发生;

前庭康复训练:通过定制化平衡训练加速功能恢复。


治疗第三天

奇迹开始显现:头晕明显缓解,郝先生首次独立坐起;

第五天

在家属搀扶下迈出第一步;

出院当日

(12月16日)

恶心呕吐症状完全消失,无需辅助自主行走!


技术突破与人文关怀的双重守护

"我们不仅要救命,更要让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生活。"张敏主任团队为郝先生设计了"康复心理双干预"方案:

家庭式病房布置:降低陌生环境带来的焦虑;

营养师全程介入:从流质到普食的精准过渡,避免误吸风险。


“从张主任到值班护士,每个人都像家人一样可靠。”郝先生感慨道:“刚转院时我焦虑到整夜失眠,是张主任每天亲自查房分析病情进展,护士长手把手教我复健动作,连呕吐时该用什么姿势都耐心指导。他们的专业和温暖,让我坚信自己一定能好起来!”


640_副本


专家提醒:冬季高发!这些信号可能是脑梗警报

突发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行走不稳似"醉酒步态"

短暂性言语含糊或肢体麻木


随着寒潮来袭,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张敏主任特别提醒:作为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的骨干科室,神经内科三病区团队每年成功救治超200例危重脑梗患者,但“时间仍是决定预后的关键”。黄金救治时间窗仅6小时!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拨打120并选择具备静脉溶栓/取栓能力的医院。


来源:神经内科三病区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