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年过七旬的聂老汉10年前就被诊断为高血压,最高血压180/100mmHg,可老汉觉得自己头不晕、眼不花,吃饭睡觉都没影响,所以从没当回事,降压药物也是吃吃停停。
1年前,老汉莫名其妙出现肚子痛,到医院检查,发现腹主动脉上鼓了个包,被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因为当时瘤体不大,未行手术治疗,要求老汉严格控制血压每半年复查一次主动脉彩超或者CTA,老汉完全把医生的话当做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
1周前,吃过晚饭的聂老汉再次出现腹痛,疼痛较1年前明显加重,难以忍受,左腹部可触及一巨大的搏动性包块,再次到当地医院行CTA检查,发现腹主动脉瘤较1年前明显增大,并怀疑动脉瘤破裂可能,病情危重,当地医院不具备手术条件,急诊转送至省重点学科——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
入院后王兵教授高度重视,亲自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告知患者目前病情危重,考虑患者腹痛与动脉瘤破裂相关,动脉瘤一旦破裂大出血,即使在手术台上,患者也是九死一生!
王兵教授立即指示主治医师王颖,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积极控制患者血压、心率,予以止痛对症处理,告知患者必须绝对卧床,随时做好抢救准备;联系CT室开通绿色通道,再次行腹主动脉CTA检查,充分评估瘤体情况。经积极药物对症处理,患者腹痛逐渐缓解,血压趋于平稳,30分钟后CTA结果回示(图1、2),王兵教授立即组织崔文军副主任、安乾、司江涛、王颖、吴斐及李阳等医生进行病例讨论及分析。

图一 巨大腹主动脉瘤

图二 破口及血肿
患者为巨大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处约8cm,且瘤体内大量附壁血栓形成,同时合并左侧髂动脉瘤,腹主动脉远端近分叉处可见造影剂外渗,周围血肿形成,可明确诊断为腹主动脉破裂!不幸中的万幸是破口位于腹膜后,且周围血肿包裹之后压迫破口,减少了出血,保留了患者的一线生机!但如此巨大的动脉瘤再次破裂可能性极大,必须尽早手术治疗。但传统的腹主动脉瘤切除加分叉型人工血管转流术,需要腹部大切口,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且患者动脉瘤已经破裂,巨大的血肿增大手术难度。而经双股部小切口的覆膜支架腔内治疗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主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案。但结合CTA结果分析,该患者瘤体巨大,瘤颈角度大,锚定区短,合并髂动脉瘤,以上因素均增加了腔内治疗的难度。对于王兵教授而言,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只有克服困难,技术才能进步,科室才能发展,患者才能获益!
经过术前的精细测量和精心设计,王兵教授亲自操刀手术,整个过程异常顺利,仅耗时2小时便顺利完成手术。不仅成功隔绝瘤体及破口,还成功保留了患者双侧肾动脉及右侧髂内动脉,避免了内脏及臀部的缺血(术中造影 图3、4)。在血管外科施敏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精心护理下,目前患者正处于康复期,腹痛消失,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图3 术中造影:支架植入前

图4 术中造影:支架植入后
科普: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通常直径是正常管径的1.5倍,就定义为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好发于老年男性,男女比例为10:3,尤其是吸烟者,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腹部疼痛为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常见症状,多位于脐周及中上腹部。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极高,总死亡率达到90%,即便及时送到医院,死亡率也大于50%!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心率及戒烟的一定程度控制动脉瘤直径的增加。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微创手术方式,随着“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及分支支架”等技术和器材的发展,腔内治疗已成为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来源:血管外科 王颖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