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8日下午,河南省卫生健康合作交流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总结了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对外合作交流工作,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同时对2020年度对外合作交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郑州大学五附院连续四年荣获“对外合作交流工作先进集体”,医院副院长汤有才作为代表参加会议并接受表彰,河南省幽门螺杆菌与医学微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米阳荣获“对外合作交流工作先进个人”并上台领奖。


2016年至今,在河南省卫健委和郑州大学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大学五附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落实省卫健委对外合作交流工作部署,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以一流大学建设为契机,积极谋划和推动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开创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局面,连续荣获2017-2020年度河南省卫健委授予的“对外合作交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01 面向世界,与国际知名专家开展深度合作
2015年8月24日,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第一次到访郑州大学五附院。五年来,双方合作建立了“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郑州大学马歇尔医院”,河南省、郑州市“幽门螺杆菌与医学微生态院士工作站”(荣获2020年度河南省优秀院士工作站),“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在幽门螺杆菌检测、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方面深入研究,有效提升了河南省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提高消化道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的临床防治水平,巴里•马歇尔教授在2018年和2020年河南省招才引智大会开幕式致辞,助力中原人才建设。

▲ 院长郑鹏远与巴里•马歇尔教授签订合作协议
医院与德国科学院院士Thomas F. Meyer教授在胃癌精准治疗方面深入合作建立“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该工作室拥有国内首家胃上皮类器官培养平台,对正常胃上皮以及胃癌发展各个阶段的胃上皮进行培养,并进行胃癌发生分子机制和靶向药物测试以及胃癌新抗原鉴定等工作,建立胃癌早期诊断以及个体化和精准治疗的研究平台,力争取得有国际水准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2018年6月23日,Thomas F. Meyer教授、台湾大学医学院黄凯文教授等知名专家,受邀参加由郑州大学五附院主办的“第一届中原幽门螺杆菌、微生态与消化疾病论坛”,为设立在郑州大学五附院的“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河南分中心”正式揭牌;由郑州大学五附院牵头组建的“河南省幽门螺杆菌诊治联盟”正式成立,首批共有166家医疗机构加入“联盟”。

▲ 院长郑鹏远与Thomas F.Meyer教授签约
2015年6月,由刘炯天校长任名誉主编,郑鹏远教授与美国朱怀杰教授任主编,依托郑州大学五附院合作开创了《Biomedicine and Nursing》英文杂志,已被170余家国外知名大学图书馆收藏。
医院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张强教授、日本千叶大学合作中口俊哉教授合作联合申报了河南省胶质瘤代谢与微环境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
医院与国际知名儿科学专家Jeffrey Teckman教授深入合作获批国际联合项目和河南省慢性肝损伤国际联合实验室,首次发现熊去氧胆酸衍生物norUDCA激活自噬,并能改善A1ATD,已取得相关成果。
02 立足本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与培养并重
医院高度重视对外合作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加大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引进澳大利亚Western Australia大学巴里•马歇尔教授、加拿大Mc Master大学杨平常教授、美国Pittsburgh大学王清德教授为实验室特聘教授,美国Saint Louis大学汤有才教授、德国Humboldt大学米阳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学董安琴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朱毅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董献文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康复工程学解益等。
为保证引进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确保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外人才,推动学科发展,医院出台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管理办法》,给予科研启动基金,配备工作实验室、工作团队和科研秘书。2017年至2020年先后派出24名教师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杜兰大学、梅奥医学中心等进修学习。
03 勇于担当,积极承担卫生援外工作
2017年5月,郑州大学五附院四名援赞比亚医疗队员——消化内科二病区陈曦主任医师、骨科王玉州主任医师、麻醉科魏海军副主任医师和放射影像科谭延召副主任医师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援赞”任务。
这一年来,他们积极克服缺医少药、医疗环境恶劣、医疗设备落后、生活条件艰苦等重重困难,展示出了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给当地人民带去健康的希望,被赞比亚卫生部授予“健康大使”的荣誉称号。此外,还荣获了赞比亚“五一劳动奖章”、赞比亚“华人华侨总会特别优秀奖”、赞比亚“河南同乡会优秀奖章”等荣誉,展现出了郑州大学五附院、河南省优秀医者的风采。
04 敢于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
2017年-2019年,医院先后接待20余批次的国外(境外)专家来访,如世界著名微创脊柱外科大师、世界微创脊柱协会前任主席、杨氏内窥镜脊柱系统发明人、世界级脊柱微创诊断治疗奠基人Anthony T.Yeung教授,美国国家言语语言听力学会院士、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Dr. Li-Rong Lilly Cheng教授,美国德克萨斯A&M国际大学Sumalai Maroonroge教授,荷兰运动康复专家Frank Duijff,瑞典王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Micael Hagman,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物理治疗学系萧家俊教授,美国堪萨斯大学Dr.Yafeng Dong教授,美国堪萨斯大学音乐学院院长Prof. Bob Walzel,日本千叶大学先端医工学研究中心主任羽石秀昭教授、中口俊哉教授、吉村裕一郎博士,美国埃文斯维尔大学Wesley Milner教授,Kyle Kiesel教授,德国Kliniken Schmieder医院康复物理治疗师长Johannes Danke教授等,来院交流开展深度合作。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医院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利用线上会议研讨课题,采用互联网医院进行网络门诊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近年来,在省卫健委对外合作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郑州大学五附院在对外交流、合作共赢、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引入海外资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专家开展培训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医院将持续与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加强合作交流,在信息上互通有无,在管理上相互借鉴,在科研上加强深度合作,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拓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平台,持续改善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为医院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为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利的资源,为助力健康中原行动提供新的出彩点。
来源:教学与学科办公室 王双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