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期,郑州大学五附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接到急诊科胸痛中心电话,接诊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关李华医师与病人家属沟通后,杨建峰主任、梁海军副主任等给予紧急心脏支架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患者即反复出现室颤,电除颤高达9次,真可谓是步步惊心,经过持续不断的电复律抢救,终是汗水凝结生命,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并经过治疗恢复出院,那么这位患者到底发生了什么要除颤9次呢?
没错,就是它——心电风暴,近年来,心电风暴已备受临床关注,不少文献指出它不仅是最危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而且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那么心电风暴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又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是心电风暴?
心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 ,ES),是指24h内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反复发作2次以上,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又称室性心动过速风暴、交感风暴、儿茶酚胺风暴、ICD电风暴、电风暴。
心电风暴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有关:
①器质性心脏病变,如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病、心肌病、先心病,心力衰竭时心肌应激性增加、心电不稳定,更易促发心电风暴的来临。
②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可能是发生心电风暴的主要因素。
③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中,血钾、镁过低(或过高)和重度酸中毒时,也可使心肌细胞发生电紊乱而诱发心室扑动、心室颤动而致心电风暴。
临床特点
①突然起病,急剧恶化。心电风暴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大多数患者存在病因或诱因,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衰、颅脑损伤、精神应激、用药史及遗传性心律失常等。
②反复发作性晕厥伴交感神经兴奋增高是本病特征。晕厥时常伴有意识障碍、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或升高)、紫绀、抽搐等,甚至心脏停搏和死亡。
③心电监护或动态心电图可记录到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心电图特征
发作前表现:①窦性心动过速;②单形、多形或多源室性早搏,可呈单发、连发、频发,;③原发病的显露更加明显。
发作时特点:①24h内出现≥2~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②室性心律失常大多是室性心动过速、部分为室颤或混合形式。
治疗:去除病因及诱因
消除病因及诱因是终止和预防心电风暴再发的基础。对冠心病且有适应症者,给予经冠脉内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可防止心电风暴出现。
(1)电复律:直流电复律是抢救恶性心律失常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2)植入ICD及射频消融:植入ICD是目前及时治疗和预防心电风暴发作的最佳非药物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及遗传性心律失常者更为重要。
抢救中的配合及护理(至关重要)
因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所致的心电风暴往往不能自行终止,需要借助电复律或电除颤来紧急终止心电风暴,所以对于心电风暴高危患者的急救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良好性能的体外除颤器。
(2)具有规范及熟练掌握除颤技术的医护人员。
一旦病人发生室颤,应在第一时间时行紧急电除颤,电击越早,挽回病人的生命的几率越大,疗效越好。每延迟除颤时间1 min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10%,发生室颤1 min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所以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电除颤的指证、操作方法、临床意义和机制。
护理
(1)电除颤后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神志的变化,室性心动过速可诱发室扑或室颤对心脏有致命性打击,可使血压骤降,各脏器供血不足,急性泵衰竭、休克、甚至死亡。早期确诊和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并发症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3)给药护理:各种原因所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心电风暴发生的根本原因,限制交感神经的兴奋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4)心理护理:患者突然病情变化反复除颤会表现出恐惧、焦虑、不安情绪,害怕再次发作,对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通过有效的沟通,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
总结
这一类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护理工作在心电风暴患者的救治和护理中极其重要。对于护士来说,不能单纯被动的执行医嘱,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保持头脑的清醒,对病情的发展变化要有预见性,及时的汇报医生配合抢救。护理工作要有针对性,熟练的掌握各种抢救技能,特别是技术性强的操作,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除颤仪和呼吸气囊的应用等。每个护士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履行职责,病人突发病情变化时,立即组织配合抢救、分工协作,要做到忙而不乱,动作要稳、快、准,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在进行救治的同时还要加强患者及家属心理的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来源: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王慧平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