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当时想着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由于时间有限,就选择了距离较近又比较好玩的武汉。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武汉,虽然那次只待了三天,但武汉显露出的繁华与美好足以让我对这座城市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回郑之前我就在心里暗暗许愿,一定要再来一次。没想到的是在时隔两年后的现在,我竟以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的身份,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我先生还发微信跟我说“你跟武汉很有缘”。


一眨眼来武汉已经五十多天了。这几天天气格外得好,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空气里还藏着淡淡的玉兰花和樱花的香气,让我略带疲惫的心情也跟着甜了起来。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出院人数越来越多,最近病区里的病人也换了一拨又一拨,我能明显感觉到最近新住进来的2位患者情绪的紧张和焦虑。有时候晚上会有病人一遍又一遍地按呼叫器,说担心自己在睡梦里停止呼吸,希望有护理人员能一直陪在他身边;有时也能看到一位阿姨透过门缝偷偷看下我们,在对视之后委婉一笑又立马关上房门躺回自己的病床上。虽然她没有说什么,可我知道,她们是因为与家人分离,入住到新冠隔离病区而导致的些许的焦虑和不安。所以,我们每每看到都会过去安慰他们,告诉他们有什么需要随时都可以跟我们说,不要害怕,我们一直都在。

下午和同事王丹去给36床的阿姨扎针,这位阿姨从住院开始眼神里就充满了不安。为了缓解她的焦虑,我一边拉着她的手,一边跟她聊天,试图让她转移注意力。穿刺的那瞬间,她握着我的那只手紧了一下。我拍拍她的背,示意穿刺已经成功了,她长舒一口气,接着说出了一句让我们意外又窝心的话——“对不起啊,是我们武汉人拖累了你们。”听完我和同事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赶紧上前安慰道:“阿姨,您不要这么想,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治病救人的,在这里不需要说这些。”阿姨明显有些许哽咽,接着说:“让你们那么远跑过来支援我们,我们武汉人民心里都明白着呢,真的谢谢你们。” 旁边病床的叔叔看了看我们衣服上的字,说:“你们是郑大五附院的啊,还都是党员。谢谢你们大老远的跑到湖北这里支援,我前几天看新闻了,你们第一批在这里已经50多天了吧,真的辛苦了。”我回答到,“叔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呀,你看这不是我们自己本专业吗?现在正好派上用场啦”然后那位叔叔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了句“对不起、妞妞们儿,都想家了吧?”,听到这句话,我跟同事原本刚刚有所平静的心情又是瞬间泪目了。同一间病房,不同的病人,却说了同样的话,在病房里,我们不怕累也不嫌苦,再脏再辛苦的活儿也没听到哪个同事有过抱怨,但是听到患者的理解和安慰,我们也会心里一软。是啊,每一个赴鄂队员身上萦绕着自己、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这些思念和牵挂是“软肋”,但也是“铠甲”。


虽然工作辛苦,熟悉之后也能得心应手,应对自如,现在我们唯一担心的就是部分病人们的忧虑情绪。我想说的是,不要怕,不管你们看不看得到,我们一直都在,我们会守护着你们,请你们放心的治疗、休息。当你们问我们“累不累?想家了吧?”的时候,我们也很感动。所以你们看,我们都在为对方考虑,还有什么坎儿迈不过去呢?

我不知道这场战争将持续多久,又或者我们将付出什么代价,但有一件事我们100%的确定,那就是:我们终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作为90后,17年前的“非典”你们保护了我们,17年后的“新冠”换我们保护你们!在这里的每一位医务人员,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很重要的使命,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为爱成就无限,等待我们的必将是无限美好。太阳底下无心事,心态一定要立住。武汉的确诊病例已经降到一万以内了,国家在全力以赴,一线人员在全力以赴,所以,所有患病的同胞们,你们也要全力以赴的去相信,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我们都要加油!
——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郑州大学五附院 感染性疾病科
护士 葛久煜 记于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