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2019,心有“医救” | 记郑州大学五附院医学影像科首届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大赛

发布时间:2019/2/11文字调整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在4-6分钟内得不到及时抢救,就会造成人体大脑和其他重要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性损害。因此,心肺复苏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急救技能。

 

为了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进一步推动全员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夯实科室人员的急救理论知识,传递规范操作技能,提升急救实践能力;在新春到来之际,郑州大学五附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徐红卫组织全科所有40岁以下和部分40岁以上的医技护人员,用技术比武的方式迎接2019新春的到来!经过前期的培训、所有参赛选手积极备战、认真训练及初赛的选拔,医学影像科首届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大赛决赛于2019年1月28日下午在规培楼9楼临床技能培训基地成功举办。

 

 

 

医院副院长王兵、院长助理张自森、护理部副主任韩晓霞亲临现场为选手加油。特邀急诊科主任陈炅、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陈永生、大外科护士长傅华平和急救精英付宝芳在内的多位医院急救专家担任比赛评委。

 

 

王兵副院长对比赛的举办给予高度肯定,对医学影像科人员勤奋练习所取得的进步提出表扬,同时也希望每位医务人员一定要掌握好心肺复苏技能,通过比赛,带动大家参与其中,真正掌握并传递这门技能。张自森院长助理对医学影像科举办此次比赛提出表扬,希望以后能多举办此种临床技能大赛,使专业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护理部韩晓霞主任同样对本次比赛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本次比赛,有来自于普放队、介入手术室队、CTMR技师、护理、医师队及规培学员队的56名选手参加了预赛,预赛成绩排前12位的13名选手(并列)进入了决赛。同时,也排出了团体成绩,CTMR护理队荣获团体冠军,CTMR技师队、规培学员队分列二、三名。普放队还获得了最佳组织奖。

 

 

 

决赛前,参赛选手现场抽签确定了出场顺序。参赛人员逐一上场,每位参赛人员严格按照急救现场情况进行操作,评委综合各方面表现进行打分。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个个犹如在真正的急救现场。“老师,老师,您怎么了,快来抢救,准备抢救车除颤仪……”,选手们一边求救一边胸外按压,熟练地清除呼吸道异物,开放气道,球囊辅助通气……,伴随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抢救画面,选手们展现了医务人员应有的急救状态,他们紧张有序、沉着冷静、争分夺秒地挽救患者生命的大爱精神,让在座的评委刮目相看。

 

 

 

赛后,四位专家评委对比赛选手进行了针对性点评,对选手们积极进取、有条不紊抢救生命的精神,严谨务实的比赛风气提出了高度表扬;同时也指出了选手们在比赛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给予建议,使选手们受益匪浅。正如医学影像科徐红卫主任所言:本次比赛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 。

 

 

最后,刘慧敏荣获大赛个人冠军,其他选手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获奖选手中,有基本功扎实、经验丰富、现场发挥极佳的护士刘慧敏、韩爱花、胡静伟;有日夜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技师张樱枝、张嘉俊、李雪雪、朱小波、路冰;有医学影像科穿刺能手吴峰医生,更有初出茅庐的规培学员郝荡、李元通、冯珊和肖振。他们都是医学影像科的业务骨干和优秀学员,通过赛前的积极准备、赛中的出色表现,他们成为了此次比赛的的明星!

 

 

 

最后,徐红卫主任对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各位评委老师不辞辛苦地精心指点、认真评分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近几年来,医院发展迅猛,医院、科室、个人的美誉度迅速攀升,各种奖励、荣誉接踵而来。“临床精英在外叱咤江湖赢得美誉,我们影像科在内要稳步提升做好服务!”2019年,医学影像科还将举办各类比武大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紧跟医院高速发展的步伐。

 

 

心肺复苏术虽然不是高精尖的医学技术,但却是每个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现在每天到医学影像科进行检查的危重病人越来越多,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医学影像科对急救技能的训练一直非常重视,经常进行培训,还多次参加郑州大学及河南省的急救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通过此次心肺复苏技能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医学影像科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水平,增强了医技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进!

 

 

健康中国,呼吁全民急救!意外面前——人人都可能是救世主!2019,心有“医救”!普及全民心肺复苏,未来“救”在身边!

 

来源:医学影像科 韩爱花 摄影:金鹏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