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日三餐规律的人群比例有所下降,零食消费率呈大幅增加趋势。此外,居民在外就餐的次数明显增加。除食物外,水也是膳食重要组成部分,但容易被忽略,这就提示我们应该格外注意“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我国居民每日三餐规律的人群比例有所下降,在外就餐比例增加,规律三餐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超重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吃好早餐有助于满足机体营养需要,还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改善认知能力和工作效率。暴饮暴食、经常在外就餐增加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在平衡膳食的原则下,适度节食有助于控制体重。足量喝水可以保持机体处于适宜的水合状态,维护正常生理功能。
01 如何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和食物量?
1.两餐的间隔以4~6小时为宜。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为宜。学龄前儿童除了保证每日三次正餐外,还应安排两次加餐。
2.用餐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太长。
3. 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物量。
02 如何保证天天吃好早餐?
早餐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坚果等4类食物。
03 如何安排好午餐和晚餐?
1.午餐的食物选择应当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的营养需要,遵照平衡膳食的要求。主食可选择米或面制品,做到粗细搭配;2~3种蔬菜,1~2种动物性食物,如鱼虾等水产品、鸡肉、瘦猪肉、牛羊肉,1种豆制品,1份水果。
2.晚餐不宜过于丰盛、油腻,应确保食物品种丰富,并考虑早、午餐的进餐情况,适当调整晚餐食物的摄入量,保证全天营养平衡。同时做到清淡少油少盐。主食可以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小米、薏米、荞麦、红薯等,既能增加饱腹感,又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搭配蔬菜、水果、适量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多采用蒸、煮、炖、清炒等,少用炸、煎等烹调方法。晚餐时间不要太晚,至少在睡觉前2小时进食。
04 零食要不要吃
05 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
有时,我们人体感觉饥饿,并不是因为身体真的需要进食,而是因为口渴,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每日充足饮水。
06 如何判断机体是否缺水
简便易行的办法是根据口渴、排尿次数、尿液量和颜色来判断机体的水合状态。
1.口渴:出现口渴已经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因此,要避免出现口渴现象,应主动喝水。
2.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当机体排尿次数和尿液量比平时减少时,提示水分摄入过少,机体可能出现缺水状态。
3.尿液颜色:大家可以参照下表。
07 日常生活如何适量喝水?
1.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700ml;女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500ml。
2.应主动喝水、少量多次。
3.喝水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时间,每次1杯,每杯约200ml。可早、晚各饮 1 杯水,其他时间里每1~2小时喝一杯水。
08 如何做到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1.建议用白水或茶水替代含糖饮料。
2.白水廉价易得,安全卫生,不增加能量,不用担心“添加糖”带来的健康风险,建议首选白水。
来源:临床营养科 秦洁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