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与疫情赛跑 同病毒较量——郑州大学五附院“缉毒战士”的抗疫战记

发布时间:2021/9/5文字调整

2021年7月30日,刚遭受完洪涝灾害的郑州出现了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感染的无症状患者,根据郑州大学五附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立即返回工作岗位,火速抽调人员,组建了一支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核酸检验医师团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年累月的磨砺,这支队伍的职业素养和平时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此时彰显。在科主任张琳、副主任贾建民和分子生物实验室组长张俊峰的精心组织下,新抽调的核酸检验人员认真梳理检测流程,达到“人、机、料、法、环”的同质性,保证每一名检测人员都成为合格的“缉毒战士”。

 

▲ 样本处理

 

震荡、拔帽、加样、离心……,每天这些动作要重复上千次,最令人担心的是检测过程会产生气溶胶,在风险极高的岗位上,核酸检验人员成了距离病毒最近的人。面对大批量的标本,核酸检验人员克服工作时间长、降温效果差、护目镜模糊等困难,瞪大眼睛并持强迫体位处理样本。一轮工作结束,绿色的手术服被浸成墨绿色,浸湿的口罩也会在脸上留下深深的压痕。凌晨三点多休息成为工作常态,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心里装的只有责任。

 

除了完成院内人员的核酸检测,检验科还承担着郑州火车站十余万名中转旅客和二十万余份社区居民的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样本随到随做才能保证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有时凌晨一点,有时凌晨三点多……不确定的样本到来时间是对检测工作的巨大考验,大家枕戈待旦,每次到来的大批量标本是应对疲劳的兴奋剂。面对紧张而繁重的任务,核酸检验人员全天轮班不停检测,顾不上嗷嗷待哺的孩子、顾不上生病的家人、顾不上照顾年迈的父母、顾不上自身身体不适、顾不上被洪水侵犯百废待兴的家……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以“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的紧迫感争分夺秒做好检验工作。他们是暴露在危险中的“缉毒员”、疫情的“侦察员”、病毒的“消防员”,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疫情不退,绝不后退”,这是核酸检验人员的心声。“我们一定能赢”,核酸检验人员用行动和决心诠释着医务人员的职责与担当。

 

▲ 核酸检测人员合影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铸就伟大。检验科发热门诊小组负责样本的转运、接收和编号。面对上万份标本,他们慎重其事,每份标本落实双人核对制度,既保证质量,又注重速度,为样本顺利进入实验室检测做好准备。他们放弃下夜班的休息机会,主动延迟就餐时间,拎着重重的转运箱来回穿梭于核酸采集点与发热门诊之间,无论烈日当头还是风雨交加,没有懒惰、没有懈怠、没有抱怨,为的是争分多秒运标本,快马加鞭送检验,为的是缩短患者在高温下焦急等待的时间,让患者尽早拿到检验报告。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没有参与新冠核酸检测的检验科工作人员也积极为抗疫尽力,或告知患者即将签发报告时间、或帮助患者打印报告单、或安抚患者焦虑情绪、或进入发热门诊参与标本转运与编号、或作为志愿者奔赴社区参与样本采集……张琳主任作为核酸检验主战场的指挥者,每天都忙到深夜,协调核酸检测各项事宜,超负荷工作,累得她瘦了一大圈,即使这样还抽出时间到核酸检测小组和发热门诊休息室看望大家,嘘寒问暖,反复强调消毒和防护安全,做好每日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流畅运转。

 

转眼已进入九月,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检验科全体人员互帮互助,凝聚“向心力”,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奋战,用执着书写必胜的誓言,用行动守护人民的健康,换来了山河安澜、岁月静好。

 

来源:检验科 何鑫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