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07月07日,芙蓉盛开、碧荷送香的小暑时节,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研讨会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原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成立于1915年)顺利召开。本次专家研讨会,在省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安排下,由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单位郑州大学五附院主办,质控中心主任、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教授,质控中心副主任、副院长王少亭教授以及全省19家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领导等21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王少亭教授主持。
会议就“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标准(医院版)(医务室版)(社区及乡镇卫生院版)”三个层次与类别的质量评价标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细则、医养结合质控中心实施方案、医养结合质控中心智慧平台建设等涉及我省医养结合组织体系与质量体系建设发展的管理规范、质量标准、智慧平台等方面展开研讨。

▲ 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教授
会上,郑鹏远教授结合国家《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号)、《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1号)、《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函〔2020〕974号)《关于印发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20〕15号)等要求和有关法律、行政法法规,介绍了医养结合质控中心背景及相关工作,强调了质控中心的职责与要求,指出了医养结合质控工作的重要性。他希望专家们发挥作用,找准质控工作中的问题,认真修订质量评价标准,不断提高我省医养结合工作管理水平。他讲到,下一步将以质量·安全·管理为主线,推进构建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组织构建、切实为政策制定建言献策、为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出谋划策、为广大老年人“有尊严的养老、优雅的老去”提供保障。
在河南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的指导下,质控中心充分发挥中心专家团队优势以及郑州大学五附院强大的医教研资源优势,经过了全省摸底、调研、专家论证、集中制订等严谨认真的过程,以服务好机构、抓好质量安全为主线,以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同质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为宗旨;结合工作特点,遵循可测量、可实现、更便捷的原则,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构建立足国家规范、具有河南特色、可操作与实用的组织体系、质控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与智慧质控平台,将为促进健康养老,开创我省医养结合服务新局面起好步、开好头。相关标准填补了我省空白,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一、立足全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现状,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医养结合机构评价标准,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养结合工作体系与机制建设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养结合需求越来越高,这些需求也引起全社会及省卫健委的高度关注。在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郑州大学五附院的河南省医养结合质控中心于2021年2月10日正式成立。中心成立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挂帅,团队迅速行动。自2021年2月起,在河南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的组织及调度下,质控中心组织专家组进行各地市调研,对全省医养结合开展情况及需求摸底调查,着力解决各医养结合机构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管理体系、质量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专业培训及持续改进体系尚未建立,缺少信息交流互通的平台等问题;秉承遵循科学、系统、分类、分级、可行、有效的原则,对全省各级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养结合综合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适老化设施设备与环境建设、特色服务、文化建设、精神心理慰藉等全方位进行规范,建立了分级管理机制,制定了《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版)》三个类别层次,包括适用于具备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资质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医院版)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版);适用于养老服务机构不具备办一级以上医疗机构条件,内部设医务室,与周围医疗机构建立了签约服务的(医务室)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版);面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嵌入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的(社区及乡镇卫生院)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版)三个类别三个层次,建立了三级评价指标、多个维度,总分500分的量化评价标准。
二、推进构建医养结合服务信息化质控平台
省质控中心依托郑州大学五附院互联网医院与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规范的应用示范》项目的基础,建立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控信息网络平台,设置不同级别管理控制权限,构建与全省分中心及医养结合机构互联互通,建立与国家医养结合监测系统的沟通,推进与河南省政务服务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质控平台将打造医养结合监控平台、监测数据统计平台、医养结合评估分析平台、线上培训考核平台、老年人档案管理及评估平台、区域转诊平台、政策法规查询平台、问卷调查平台、文化娱乐及文体活动平台9大平台;实现医养结合数据收集、分析和上报,对全省医养结合机构动态监测、动态培训、便捷全覆盖;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提高;推进实现疾病期医疗、康复、护理与养护期照护记录的信息化桥接;线上线下质控同步推进老年人健康档案、长照记录、特色服务等内容实现信息化管理等。随着平台的建设与工作开展,将对我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同质化管理与质量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进全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与质量体系建设,促进医养结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关于同意成立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豫卫老龄〔2021〕2号)文件要求,在河南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的领导下,质控中心团队制定了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督导方案、培训方案;医养结合机构管理细则,质控中心管理实施方案。
以上标准与管理规范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各级医养结合机构的管理水平、保障服务质量与安全,促进医养结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 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王少亭教授
会上,各位专家积极踊跃发言,积极献策,共同商讨精准校正标准与规范。王少亭教授介绍,《医养结合机构质量管理办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医养结合机构管理细则》等系列规范,将全面规范与提升我省医养结合质量水平,保障服务质量安全,真正科学、规范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依,推动全省医养结合质量再上新台阶。用标准规范行为,用规范管控质量,用信息便捷服务,推进构建全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与质量体系,促进医养结合工作再上新台阶,质控中心一直在努力。
王少亭教授讲到,至6月30日在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的布置下,进行了第一轮线上征求意见与改进。网上征求意见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鹤壁市、三门峡等15家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不同层次的领导与专家意见,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次会议是第二轮集中研讨改进,希望专家们积极建言献策修订完善。

▲ 质控中心办公室、郑州大学五附院医养结合办公室主任汪桂琴
质控中心办公室、郑州大学五附院医养结合办公室主任汪桂琴向入会专家介绍本次标准制定、修订的过程与指标体系,机构管理细则依据的国家规范,质控中心管理实施方案涵盖的制定、职责与管理体系。

▲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政处质控科科长吴浩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政处质控科科长吴浩建议:一是医养结合专家中增加民政部门专家,在细则中增加养老机构的评价部分;二是评价中细则中增加财务、后勤、医保等评分项目,便于将来多部门联动;三是增加引导性项目,可以设置为加分项,推进互联网+、家庭化建设等;四是建议协调医政医管处出台医养机构基本标准,不再套用以前的医疗机构标准,作为另外类别予以明确。

▲ 郑州市二七区卫健委副主任马素萍
郑州市二七区卫健委副主任马素萍讲到,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结合《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制定不同层次的质量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对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具有意义,她建议厘清医养结合机构类别、进行有侧重地管理。

▲ 河南爱馨养老集团董事长豆雨霞
河南爱馨养老集团董事长豆雨霞讲到,标准制定中既要考虑规范,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根据爱馨20余年的成长历程看,机构已经制定了各种机构内的标准,虽然对机构实操与管理有规范作用,但是从机构管理与从业人员的照护中暴露的弊端看,仍然存在管理标准不一、执行标准不严,有的甚至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她表示这次中心牵头制定的各种标准与体系建设,特别是智慧健康平台希望尽快发布出来,让机构与从业者有据可依。

▲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养结合事业发展部主任张长安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养结合事业发展部主任张长安讲到,郑州市九院经过了多年的“无陪护病房”、“安宁疗护”、“老年病照护”等探索。在健全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建立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设置工作流程,科学设置医养结合机构布局合理、明确分区管理、标识清楚,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等安全管理方面,质控中心标准制定十分清晰,并建议把老年医学重点纳入管理与考核。

▲ 许昌市鄢陵怡康院董事长苏俊生
许昌市鄢陵怡康院董事长苏俊生讲到,中心制定的标准、规范全面,建议结合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机构设置、设备配置、人员配置等方面兼顾养老发展困难的局面,合理制定标准,兼顾保障社会效益良好与机构良性运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 郑州经开区潮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周国平
郑州经开区潮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周国平建议,应当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机构内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与人文关怀等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多元化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 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陶光永
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陶光永结合济源市情况以及其从事当地医养结合的经验,他讲到,医养结合机构管理运营应当按照建筑、消防、食品安全、养老照护、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和各种国家标准标准开展服务活动;本次质控中心对机构运营管理涉及的安全、人力资源、服务、后勤、财务、应急、感染控制、档案及质量安全管理等作出了全方位规范。
灵宝县函谷关镇卫生院院长李亚峰表示,她来自基层,在卫生院进行了医养结合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她认为,质控中心制定的标准与规范已经涉及了各个层面,结合国家规范,并考虑到各级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
郑州市瑞阳养老院院长李伟云建议:增加关于医养结合服务中养老的服务评价内容,比如生活照料的进食、如厕、助行、助浴、夜巡、精神文化娱乐、营养膳食搭配、心理疏导慰藉、消防安全、院民纠纷防范、故意伤害预防、住室消毒、临终服务、保险普及率及法务工作、护理人员福利保障及培训考核体系等;增加社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评价内容;明确规定医养结合机构的床位服务对象;按照“医院办养老院”和“养老院办医院”的不同标准,分类评价服务质量,避免资源浪费或者标准过高无法执行。
洛阳东方医院老年养护中心主任张爱萍、尉氏县老年养护中心院长谷慧对不同层次的质量评价体系给与了认可与高度评价,表示能够体现各级机构的要求。
会议最后,郑鹏远教授总结时表示,对各位专家冒着酷暑来郑州大学五附院研讨标准、梳理规范、关注发展表示感谢。质控中心将认真汇总各位专家意见,组织专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进一步优化修订,并向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做好汇报。他讲到,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64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4400万,75%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并存,老龄化形势严峻。在这一事关百姓福祉的民生重点、热点问题上,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以郑州大学五附院的“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优势资源为抓手,将优质综合服务延伸至社区与居家,构建了“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希望郑州大学五附院的经验能给全省相关机构贡献我们百年名院的智慧与力量。
他表示,下一步质控中心将根据省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安排,敦促各地成立市(区、县)级质控中心,形成“省级中心-市级中心-县级中心-医养结合机构”严谨有序的分级管理质控管理体系,促进形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老年人需求为核心、医养结合机构为主体、质控中心管控为落实,覆盖全省城乡老龄人群的分层次分类别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质控体系。开创具备河南特色、符合机构与老年人需求的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组织、人才、管理体系建设新局面。目前构建的医养结合质控中心标准、智慧平台与管理体系实施方案还处在研讨阶段,目前经过了两轮征求意见,下一步还需要全面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修订。
来源:医养结合办公室 汪桂琴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