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说乙肝:无论患者还是普通人都无须过分担心
张淑凤
河南健康网讯:最新资料表明,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在我国实行乙肝病毒计划免疫之前,有一项调查数据表明:中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58%以上。”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淑凤告诉记者。
母婴阻断技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
为什么以前乙肝病毒感染率这么高?“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亲如果携带乙肝病毒,尤其是HBeAg和HBsAg均阳性者,其子女感染的几率极大。新生儿感染后很容易成为慢性乙肝患者,一部分人成年后将发展成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母婴阻断技术是指运用科学的免疫疗法对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和新生儿进行预防性的治疗,可使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传播,阻断有效率高达97%。因此,新生儿的感染率大大的下降了。
正确认识乙肝的传播途径
另外,中国人的饮食方式、卫生习惯也是感染率高的原因之一。国外,尤其是西方家庭都是分餐制,我国都是家人坐在一块儿吃饭,共用餐具。偶然共用餐具并不能感染乙肝病毒,但是在一起时间长了,也有被传染的可能。“如果常常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餐,而‘我’刚好患有口腔溃疡,那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这个溃疡伤口传播给‘我’。”张淑凤主任说。
乙肝是个传染病,而且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很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为这些原因,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其患者的歧视现象比比皆是。
李先生小时候,同桌就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周围的同学知道后,不仅自己不和他说话、接触,也不让李先生和他说话、接触。为什么会有这种歧视现象呢?”
张淑凤主任说:“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乙肝的传播途径不太清楚。”不仅仅普通群众不太了解,很多不是专科的医务工作者对此也不是很了解。其实,乙肝的传播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看一下、摸一下就会被传染。
李先生和同桌在一起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形影不离,情如兄弟,但李先生至今仍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的传播途径与丙肝、艾滋病是一样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夫妻两人有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另一方和他(她)在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也没受到感染,甚至终身也未被感染的例子也为数不少。”张淑凤主任说。
乙肝患者要远离“心理包袱”
而有些乙肝患者因为担心被歧视,害怕别人知道了他的病情有意疏远他而不敢去肝病专科看病,或者偷偷摸摸地去别的科室治疗,又或者听信广告的虚假宣传,治标不治本,结果疾病仍然进展,最终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
还有的乙肝患者一听说自己得病了,就背上了严重的心理包袱,总是担心自己的病情会突然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像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乙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需要一定的时间,大约15-20年左右,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不错
张淑凤主任告诉大家:“现在的治疗水平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从1999年起,乙肝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在那之前,对乙肝基本是对症治疗,没有从抗病毒上去解决问题,所以效果不怎么好。
现在的治疗手段多了,而可供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也很多,医生在给患者治疗的时候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一筹莫展”了,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抗病毒方案。
目前,从抗病毒的临床效果来看,病人预后的情况比以前有很大改善,乙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进程慢了,甚至被阻断了,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可以逆转,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是医患双方共同的、长期的合作过程”。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程度、对医生的信任、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对抗病毒方案的制定、执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