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是第八个“世界血栓日”,今年“世界血栓日”的主题是“发现血栓”。为提高公众认知、预防血栓、促进健康,当日上午,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在医院门诊部一楼大厅进行了口号为“栓不住,动起来!”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义诊活动和科普视频短片宣教活动,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世界血栓日”由来
1821年的10月13日,被誉为“细胞病理学之父”的德国医学家Rudolf Virchow出生。他在1856年首次提出了“血栓形成”三大要素:血管壁损伤、血液瘀滞、高凝状态(图1),该理论至今仍被广泛认可。

▲ 图1
为纪念他在血栓领域的贡献,同时提升公众对于血栓性疾病严重性的认识,鼓励医学界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寻求更加优化的方案,进一步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危害,“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于2014年3月向全世界宣布,将每年的10月13日定为“世界血栓日”,以号召世界各地和不同团体团结起来,共同面对血栓形成这一“沉默的杀手”。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VTE是指在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的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图2),从而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起患侧肢体静脉回流障碍和肺部氧合障碍,导致肢体疼痛、水肿及闷气、咯血、胸痛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

▲ 图2
VTE作为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是引起患者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生VTE会有哪些表现?
患者可能突然出现下肢的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有的可见小腿浅静脉的扩张或显露,严重者可伴有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皮肤苍白,甚至呈青紫色,或者有不能解释的气短、胸痛、呼吸急促,都提示可能发生了VTE(图3)。

▲ 图3
相关数据显示,静脉血栓栓塞症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VTE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VTE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预防效果较好的疾病之一。预防VTE首先要识别VTE的高危因素(图4),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因加强预防 。针对这部分患者要从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方面来进行(图5),如果做好了预防措施就能最大程度地预防VTE的发生。

▲ 图4

▲ 图5
另外,要能够识别相关的症状,尽快对VTE进行诊断,这样才能尽早进行治疗,降低VTE造成的危害。一旦确诊了VTE,应该立即至血管外科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的方法来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消除血栓、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血管外科学术带头人王兵教授表示,血栓多见于接受大手术、严重创伤、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及恶性肿瘤的患者。高龄、吸烟、妊娠或产后、肥胖、口服避孕药、肾病综合征等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无论血栓堵塞在哪里,对身体都是危险和致命的。因此,做好血栓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想预防血栓,主要还是针对原发病进行预防,按照医生的指导服药。而对于普通人群,要从规律的健康生活习惯入手,如戒烟、控制体脂、加强锻炼等。
来源:血管外科 安乾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