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张大爷是一位退休体育教师,不用说身体素质那是“杠杠滴”,平常除了吸烟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退休后经常和三五好友一起骑行、钓鱼,生活过的丰富多彩。
可就在一年前,正在钓鱼时突然出现左半边身子麻木,说话也不利索了。钓友赶紧把他送到附近诊所,输了几天液,症状完全消失。

张大爷也没当回事儿,继续着自己的充实生活。半年前,吃完晚饭后看着电视,左半边身子麻木又不请自来,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家人再次把他送到诊所,可这次输液却不灵了,一个疗程十来天下来,症状只是轻度的好转。
张大爷通过CT检查,提示脑梗死。医院的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药物,并让其坚持服用。
可是类似症状反复发作了3次,且一次比一次重,后遗症也越来越明显,药物根本无法控制,每次去医院做CT都发现脑梗死范围比以前增大。

▲ 颈动脉硬化狭窄
这可急坏了张大爷,经邻居介绍求助于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王兵教授,检查后脑梗死的“真凶”终于现了身——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经过精心的手术治疗,王兵教授将患者的病变处内膜及斑块进行剥脱,并告知其戒了烟。术后至今症状再也没有犯过,而且原本的后遗症症状也基本缓解。

▲ 剥除的颈动脉内膜和斑块
01.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一种。通俗来说,它是脑组织因缺血发生的坏死。
由于坏死的脑组织负责一定功能,发生梗死后,该功能会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偏瘫、失语等。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梗死人数在150万人以上,新发患者1年的复发率为14.7%,给我国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 脑梗死
02.脑梗死的病因有哪些?为什么颈动脉狭窄会引起脑梗死?
凡是能够导致脑组织缺血的因素都可能诱发脑梗死。
具体来说主要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的闭塞等;一些较少见的因素,如烟雾病也是脑梗死的原因之一。这些因素在不同的位置导致脑血流梗阻,从而诱发不同部位的梗死。
颈动脉病变是颅外大动脉硬化狭窄最常见的部位,其严重狭窄可能会导致脑灌注不足、斑块及内容物脱落,导致脑梗死的频繁出现,占所有脑梗死发病原因的30%以上。
既往人们对其认识不足,漏诊了很多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使其反复发生。近年来,该疾病逐渐得到充分认识,在临床上的发现病例逐年增多。

▲ 颈动脉斑块引起的血流变化
03.颈动脉狭窄引起脑梗死如何治疗?
首先要明确颈动脉狭窄的原因,如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不常见的大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再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第二是要判断脑梗死的分期、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脑出血等。
一般来说,如果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梗死,在其发生2周脑梗死稳定后就应该尽快开展手术治疗,尽早解除危险。
治疗的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变特点进行选择。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
04.颈动脉狭窄是否需要提前干预?
颈动脉硬化狭窄确实需要大家足够重视,定期的颈动脉彩超检查必不可少。
发现斑块后需要进行正规药物及生活方式的预防,在狭窄达到一定程度后(70%),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提前手术处理。
脑梗死的患者,尤其是反复脑梗死,一定要检查颈动脉的情况,如果明确脑梗死和颈动脉狭窄相关,就应该尽快处理,拆除颈部的不定时炸弹,避免后期脑梗死反复发作。

▲ 颈动脉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来源:血管外科 安乾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