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是听到准妈妈抱怨:“好想看到宝宝的样子,好激动!我请了一上午的假做“大排畸”,带着巧克力和糖,憧憬着和宝宝的第一次会面。可是躺下去,医生一看就说看不成,让我出去爬楼梯、吃东西,累的我满头大汗,可宝宝也就伸了个懒腰,还是趴着的姿势,这可怎么办?”
01.什么是大排畸,要什么时候做呢?

“大排畸”是指中孕期系统超声筛查,“小排畸”是指晚孕期筛查,各个医院的排畸彩超多种多样,三维或四维虽然是立体成像,可以让孕妈更早更清楚的看到宝宝的样子,但从医学角度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却不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国际上推荐孕妇在孕期至少需要接受5次超声检查,分别为:
1.停经超声检查(7-9周)
2.早孕期筛查(11-13+6周)——NT(中文表述为“颈部透明带”, 是妊娠早期胎儿畸形的筛查指标)
3.中孕期系统超声筛查(18-24周)
4.晚孕期筛查(28周-32周)
5.产前超声评估(足月、出生前)
02.为什么大夫会说看不清楚?
有时宝宝的检查受到潜在因素影响,如孕妇腹壁脂肪厚,胎儿某些体位的遮挡(如宝宝趴着的时候难以显示胎儿颜面部,心脏观察困难,脸贴近宫壁难以显示颜面部等);羊水过多时胎儿活动频繁;羊水过少时缺乏良好的羊水衬托,胎儿结构显示难度加大等。
因此,当一次超声检查难以完成所有要求检查的内容,甚至需要复查或转诊。准妈妈们不用过于紧张,医生会尽最大可能对宝宝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仔细检查。
03.两次排畸筛查结果都正常,宝宝就一定没有畸形吗?

其实,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出严重的尤其是致死畸形,例如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合并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等。
而像心脏的微小畸形,眼、耳畸形,手指、脚趾发育异常,肛门闭锁,外生殖器畸形,闭合性脊柱裂等就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了。
郑州大学五附院超声诊断科提醒您:当检查结果有问题时,准妈妈们可以考虑继续复查,如果仍存在问题,需听从医生建议采取下一步措施。
来源:超声诊断科 郭琦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