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信阳,酷暑难耐;虽是清晨,已骄阳似火。26日,“河南(第二届)基层好医生之郑州大学五附院系列走访活动”第三场活动,在信阳市浉河区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一大早,医院的走廊里就聚集了一大波前来等候开诊的市民。


▲ 郑州大学五附院党委书记王新军(右)向“基层好医生”白美胜(左)所在的医院捐赠互联网门诊设备

▲ 信阳市交通医院白美胜院长体验了郑州大学五附院互联网门诊后评价:“非常方便、非常好用!”
1.帮扶基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本次系列走访活动,是“健康中原·河南(第二届)基层好医生评选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活动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河健康报社承办,郑州大学五附院协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浉河区人民政府、浉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支持。活动包括学术讲座、设备捐赠、专家义诊等多项内容。大河新健康融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网络视频直播,吸引近10万人次观看。戳现场视频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处处长王耀平,郑州大学五附院党委书记王新军、工会主席朱光,信阳市卫健委副主任熊正尧、基层卫生科科长 吕继富,浉河区卫健委主任陈正森、副主任黄毅、公卫科长周绍林出席本次活动。信阳市交通医院院长白美胜主持了本次活动。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员工代表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信阳市卫健委副主任熊正尧在致辞中说,郑州大学五附院的领导专家不畏酷暑、不畏路途遥远,驱车6个小时来到距郑州350公里之外的信阳市浉河区进行义诊、会诊查房,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让当地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省级医院的医师带来的医疗服务,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希望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能通过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分享病例,答疑解惑,掌握新技术、新项目的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的诊疗服务水平,造福当地百姓。

王新军书记代表该院再次向河南(第二届)十大基层好医生获奖者白美胜表示祝贺。王新军书记指出,郑大五附院愿意与基层医生、基层医疗机构在业务交流、技术支援、专业培训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以“互联网医院”为依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基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助推健康中原建设,这是省级三甲医院的职责和使命,郑州大学五附院愿意履行职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耀平处长在致辞中首先向前来参加培训学习的各位基层医务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他说,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指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2019年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指出,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要着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健康基础。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基层卫生人员各方面的努力,基层卫生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

▲信阳市交通医院院长白美胜主持本次活动
2.传术更传心,为更多病人带来实惠
在学术讲座环节,郑州大学五附院脊柱骨科主任医师张长江、急诊科主任医师陈炅为100多位辖区基层医生带来了临床实用知识。

张长江发表了以《内镜技术的方法和选择》为题的讲座。以椎间盘突出为例,他认为在临床上会有多种椎突方式,主治医生仅仅凭借一张CT片,在缺乏大量的临床经验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误治的情况。张长江认为,80%的椎间盘突出患者都可以进行保守治疗,20%的患者需要手术(其中,15%的患者经过微创手术可以有效康复,可能5%需要开刀手术)。在临床上,他主张“能微创不开刀就微创,就算开刀后需要翻修也可以选择微创手术”。随着内镜技术不断成熟,从一种单纯的诊断手段变成诊治一体的有效手段,它越来越适用于更多的医学学科领域,真正给病患带来了实惠,他建议所有的年轻医生都应该学会内镜技术,为病人带来更真诚的服务。

陈炅以《心血管急症急诊处理》为题,向信阳市浉河区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细致讲解了心血管急症病人在急救时发病的判断方法以及处理方法。陈炅说,作为急诊科医生,首要任务是从接到病人的第一时间到将病人转移到其他科室之前保证病人“活着”。例如,病人在出现急性左心衰时,立即急诊处理,不要犹豫,保证在最关键的半个小时之内将病人的情况稳定下来,或者方便转至其他医院。针对此类急诊病人,可以采用一般治疗(端坐位)、机械通气、药物治疗(使用吗啡、血管扩张剂)、消除病因、辅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法处理。他说,作为外科医生,要带着让病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治疗目的进行治疗。
3.走进患者中间,为基层带来福音
郑州大学五附院脊柱骨病科专家张长江、急诊科专家陈炅、呼吸内科专家刘培杰、神经外科专家单峤、肝胆胰腺外科专家陈艳军等专家,在信阳市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进行了义诊和疑难病例会诊。本次活动共计义诊患者近200人,并为他们进行了免费体检。

▲ 急诊科专家陈炅

▲ 神经外科专家单峤

▲ 呼吸内科专家刘培杰

▲ 肝胆胰腺外科专家陈艳军
刚接受完义诊的61岁李大爷告诉记者,半年前自己进行了膝盖骨关节的微创手术,但是术后到现在一直没好利索。他听说社区医院今天有省里的骨科专家来社区医院现场义诊,急忙带着拍的片子来看看。现场为他接诊的是张长江教授。张长江教授为他进行了认真检查,并耐心细致地为他分析和讲解了身体状况,并叮嘱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专家的耐心、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服务让李大爷感受到了亲切和温暖。诊后,他高兴地说,“省里太远去不了,也没有机会接受专家诊治。这下好了,专家就在社区门口。”

▲ 脊柱骨病科专家张长江
门口等待的年轻小伙子,手中攥着病历袋不停地看向门诊室,他说“平时没机会挂专家号,希望专家们经常来社区坐诊”。
来源:大河健康报 摄影:马珂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