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18日,由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2019年河南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由郑州大学康复医学系(依托郑州大学第五临床学院设立)2016级康复治疗学专业郭雯、赵雪琪、王源增三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在郑州大学康复医学系主任(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康复治疗学教研室主任董安琴博士及全体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不负众望,斩获团体和个人一等奖,4项优秀奖(包括个人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共22个代表队参赛。参赛学校分为中专组、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参赛选手为来自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康复类专业在校学生。竞赛分笔试和技能操作两个阶段,按照高校及中专两个组分别进行比赛。
从五月初到正式比赛,在领队老师姚南南和指导老师寇佳宁、王琦、阚来弟的带领下,老师们利用下班时间对参赛选手进行了紧锣密鼓的赛前培训十余次。围绕脑卒中、脑损伤、脊髓损伤、颈椎病、腰痛、骨关节病损六个常见病种,同学们将理论学习联系临床实践,不断分析总结自身不足,团队协作,取长补短,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5月17日首先进行理论考试,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凭借平时扎实的基础学习,郭雯、王源增同学分别以第一、二名的成绩获得个人奖一等奖,赵雪琪同学获得个人奖优秀奖。
5月18日进行的技能操作比赛中,三位同学分工明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充分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获得各位评委老师一致好评与肯定,以全面的病史询问,精准的康复评定,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充分展现了郑州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同学良好的专业技能、精神面貌和临场应变能力,最终斩获本科组第一名。


本次比赛是郑州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首次参加此类比赛,面对零经验的挑战,老师们和同学们毫不畏惧,积极备赛,在训练过程中教学相长,既让同学们在操作实践中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和锻炼了临床思维,也让老师们对康复治疗学的教学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清晰。相信以后康复治疗学的莘莘学子一定能走得更高更远!
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发展历程

1997年,郑州大学五附院率先在河南省综合医院中成立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康复医学科,此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断前进壮大。尤其是2015年以后,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康复医学作为医院第一学科进行发展和打造,通过“五步走”的规划,康复医学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6月成立康复医学部;同年11月,康复医学部正式被河南省卫计委批复为“郑州大学康复医院”,成为郑州大学直属医院中首家“院中院”,由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王少亭任院长,郭钢花教授任常务副院长,汤有才、李哲、李恩耀、董安琴、朱毅等专家任副院长。
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批准郑州大学依托郑州大学五附院设置康复治疗学专业,顺利完成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届本科招生工作。2018年6月4日,郑州大学下发正式通知文件,在5月26日学校2018年第十二次党委常委会议上研究决定:依托第五临床学院(郑州大学五附院)设立康复医学系,由郑鹏远(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兼任系主任;康复医学系与学院管理机构并行运行,配置教师编制8-10个。
设立康复医学系,体现了郑州大学校领导对郑州大学五附院的关爱和对康复医学的重视,体现了学校相关部门对郑州大学五附院在学科发展、教学科研方面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郑州大学康复医学系的设立,综合展现了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的实力,是医院康复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来源:康复医学科 董安琴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