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移植康复路上的“拦路虎”?如何化解看这里

发布时间:2025/9/23文字调整

2025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

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众多血液疾病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然而术后的恢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各种并发症仍可能发生,膀胱炎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这种看似属于泌尿系统的小问题,若未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也可能影响整体移植效果,因此需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高度重视。


什么是移植后膀胱炎?

许多患者在移植后如厕时出现不适,常会感到紧张,甚至担心是病情复发或加重。事实上,移植后膀胱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严重时甚至因血块堵塞导致排尿困难,或伴有下腹部坠胀感及低热。

数据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在5%–60%之间,骨髓移植中的发病率约为10%–40%。这说明该并发症并不罕见,患者无需过度恐慌,正确认知和及时处理是关键。


为何移植患者易发生膀胱炎?

膀胱炎在移植患者中高发,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预处理损伤:移植前使用的大剂量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或放疗可能直接损伤膀胱黏膜,使其变得脆弱易受损。

病毒感染:移植后患者免疫力处于较低水平,病毒(如BK病毒、腺病毒)易乘虚而入,引起病毒性膀胱炎。

免疫抑制状态:造血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时,白细胞数量低下,尿道菌群失调,细菌感染风险随之增加。

导尿管相关刺激:留置导尿管本身可能机械性损伤膀胱内壁,增加感染概率。


如何识别与应对膀胱炎?

移植后患者若出现排尿不适,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医生通常会通过尿常规、超声、病原学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01一般支持治疗

水化与碱化:建议每日饮水量大于2500毫升(少量多次),以增加尿量、冲洗膀胱。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维持尿pH值在7.5–8.5之间,减轻刺激。

合理利尿: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利尿剂,促进排出滞留尿液。

休息与活动:保证休息,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病情允许时可适度活动助排尿液。

饮食调理:多摄入有利尿作用的汤食,如冬瓜汤、绿豆汤、番茄汤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02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类型选择药物——细菌感染可用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病毒感染常用更昔洛韦或西多福韦;真菌感染需应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药。

止血处理:出现明显血尿时,可使用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

缓解症状:尿痛明显者可用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减轻膀胱痉挛。

免疫调节:必要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或应用免疫球蛋白增强黏膜免疫力。


预防重于治疗

降低膀胱炎发生风险,应从移植全程进行多方位预防:

药物预防

使用环磷酰胺时,可配合美司钠解毒,剂量一般为环磷酰胺的120%–160%,分次给药。

谷胱甘肽、阿米斯丁等药物也有助于中和毒性代谢产物,预防早发性膀胱炎。

感染预防

加强会阴护理:每日使用稀释碘伏清洗或坐浴,男性患者需注意清洁包皮内部。

避免逆行感染:若留置导尿,须严格保证无菌操作和密闭引流。倾倒尿液时引流袋不可高于床沿。

移植后膀胱炎虽常见,但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早发现、早干预,均可顺利康复,不影响移植最终效果。患者及家属应保持警惕但不必过度焦虑,积极配合医疗团队做好预防、监测与治疗,平稳度过恢复期。


来源:血液内科二病区  邵依然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