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告别难言之隐,守护“菊”部健康!

发布时间:2025/9/4文字调整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个非常普遍却常被忽视的健康话题——痔疮。请不要觉得尴尬!“十人九痔”的说法虽有些夸张,却足以说明其常见程度。了解它、正视它、科学应对,才是真正守护“菊”部健康的关键!


一、痔疮到底是什么?

不是洪水猛兽!

简单来说,痔疮是肛门和直肠末端静脉丛(可以理解为血管垫)因某些原因发生肿胀、淤血,甚至脱垂或出血的现象。类似于腿部静脉曲张,只是发生的部位比较特殊。

内痔:位于肛门内部(齿状线以上),通常不痛,但易出血(如便后滴血或厕纸带血)或脱出。

外痔:位于肛门口(齿状线以下),常伴有疼痛、瘙痒和肿胀,可触及小肉球。

混合痔:内痔与外痔同时存在,兼具两类症状。


二、为什么“菊”部告急?

揪出幕后推手!

“坐”出来的压力:长时间久坐、久站或如厕时玩手机,导致肛门持续受压,血液回流不畅。

“堵”出来的烦恼:长期便秘或腹泻。便秘时过度用力会增加腹压,腹泻则反复刺激肛周。

“重”出来的负担:怀孕、肥胖使腹部压力升高,影响盆腔血液回流。

“吃”出来的隐患: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嗜好辛辣食物(虽非直接病因,但可能加重不适)、过量饮酒。

“老”出来的松弛:随年龄增长,支撑血管的组织逐渐老化、松弛。

“憋”出来的问题:忽视便意导致粪便干硬,增加排便困难。


三、防“痔”于未然,

从生活点滴做起!

预防远胜于治疗!以下几点助您远离痔疮困扰:

1“畅通工程”是关键:

高纤维饮食:多摄入蔬菜(绿叶菜、瓜茄类)、水果(香蕉、火龙果、苹果)、全谷物(燕麦、糙米、全麦面包)和豆类。膳食纤维可吸水软化大便。

充足饮水:每日饮用1500–2000ml白水或淡茶,晨起、饭前一杯温水尤为有益。

规律排便: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如晨起或饭后),有便意不要忍!每次排便尽量控制在3–5分钟,避免带手机入厕!

慎用泻药:不宜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

2减轻“菊”部压力:

避免久坐久站:每30–6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办公族可使用软坐垫。

防止过度用力:排便时避免屏气使劲,提重物时应依靠腿部发力。

控制体重,减少腹部压力。

孕妇建议多取左侧卧位休息,并适当活动促进血循环。

3保持“菊”部清洁干爽:

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再以柔软纸巾轻轻沾干,也可选用温和的湿厕纸。

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并勤于换洗。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洁肛周。

4“菊”部运动操:提肛运动!

方法:吸气时收缩肛门及会阴(如忍便状),保持3–5秒;呼气时缓慢放松。每组10–15次,每日3–5组,坐、立、卧皆可进行。

好处:增强肛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和辅助缓解痔疮。


四、万一“中招”了怎么办?

科学应对不慌张!

1轻度痔疮(偶有出血、轻微不适):

调整生活方式:严格落实上述预防措施。

温水坐浴:便后或睡前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15分钟,每日1–2次,可缓解疼痛瘙痒、促进循环(可酌加少量无刺激性盐)。

外用药物: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痔疮膏、栓剂(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栓、太宁栓/膏等)。

中重度痔疮(频繁出血、剧痛、脱出需手推或无法回纳):

务必及时就医!请至胃肠外科进行专业诊断与治疗。


贴心总结

痔疮十分常见,不必羞于启齿,出现症状请及时就医。

预防是关键:高纤维、多喝水、不久坐、规律排便、常做提肛运动。

便血是重要信号,须先明确诊断,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如肠息肉、结直肠癌等)。

守护健康,从“肠”计议,从“肛”开始!

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胃肠•甲状腺外科 李倩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