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记成长中的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

发布时间:2018/2/22文字调整

从2014年8月1日正式开科至今,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艰苦创业历程。在医院领导班子的鼎力支持下,在李恩耀主任的带领下,儿童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从最初的2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90多人。三年时间,科室人员规模翻了几番,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如今的蓬勃发展。

 

 

开科时科室病房只有一层楼,短短一个月内病房就进入加床状态,医院随即为该科扩大了规模,先后增加了两个新病区。3年过去了,病人量翻了几番,由最初的4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300多人,随着病源的不断增多,科室长期处于加床候床状态,经常候床达一个月之久。

 

 

诊疗范围也有原来的儿童神经康复医学科,发展到儿童神经康复医学科、儿童智力低下学习障碍康复医学科、儿童重症康复医学科、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儿童植物状态促醒中心、儿童电生理华西中原诊疗中心,三个专科、三个中心。科室面积也由原来的一个病区一个治疗区,发展成现在的四个病区两个康复治疗中心,治疗设备的数量和治疗技术的种类也随之翻了几番,现在康复设备投入近1000万元,目前已成为国内拥有较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儿童康复医学专科。

 

 

 

立足民生 “康复一人,解放一家”

儿童康复医学科在对待每一个病人都尽力做到:“疗效好、费用低、服务好”承诺,打造良好儿童康复专科品牌。在技术上攻坚克难,对大龄脑瘫、自闭症、多动症、智力障碍、脑炎及后遗症、脑外伤、术后及后遗症等难治性疾病,尤其是病情比较严重患儿,家长带孩子四处投医无门者,儿童康复医学科运用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开创性的中西结合的治疗手段,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为广大受疾病折磨的家庭排忧解难,彰显悬壶济世之功。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社会赞助

在治疗顽疾的同时,儿童康复医学科积极申请了残联、民政、基金会及社会各界救助基金,让每一位需要康复治疗的孩子,享受到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仅2017年科室就为住院患儿发放补助800余万元。在此,儿童康复医学科替收到救助的儿童向政府向残联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道一声“谢谢”!

 

 

立足技术,做好疗效

医疗技术是立科之本,是医学发展的原动力,在过去的一年中,儿童康复医学科聘请到了香港复康会李美仪教授,对科室的“结构化和引导式教育”进行手把手的带教;聘请到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张新建教授,每周来对进行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指导;邀请到了北大六院贾美香教授来规范儿童自闭症、儿童精神性疾病的诊疗;邀请儿童康复行业的权威专家刘振寰教授,来指导儿童康复的相关的科研;特聘美国斯坦福大学朱永琪博士来担任儿童自闭症个体化训练、心理引导的康复技术总监。针对现代康复技术的学习,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汲取了来自香港、台湾、美国的先进经验及方法,更规范更全面,也逐步有了“国际范”,为取得满意的康复疗效做到了理论基础保证。

 

科研与对外交流永抓不懈

科研和临床是相互促进的,临床开拓科研思路,科研规范临床治疗,提升临床疗效。在科研上,儿童康复医学科永抓不懈,成立3个科研小组,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制定科研计划。同时科室邀请到了针灸学博士李立国对科研设计进行指导及斧正。2017年全科发表SCI论文2篇,国家级核心论文6篇,二类学术期刊1篇。每一名科室成员时时不忘宣传,2017年共发表科普知识、典型病例宣传156篇。

 

在对外交流上,除了与北大六院的贾美香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朱永琪教授、广州的刘振寰教授有着紧密的学术交流之外,科室还与很多基层医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康复联盟,帮助他们完善科室建设,提高康复技术和康复管理,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在较短时间内使他们的病人量和疗效都得到翻倍提升,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科室还计划在各区域规划合作单位,打造当地区域内龙头儿童康复医学团队。

 

积极打造科室文化

在文化建设上,儿童康复医学科全方位打造阳光、积极向上的团队。科室的文化理念是:人人是形象、事事是品牌。每一个员工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代表的是科室的形象,代表着医院的形象。科室的宣传口号是:践行康复梦、传递正能量。在康复治疗上,不排斥任何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敬重每一位为儿童康复事业做出贡献的同仁,科室不仅兼容并蓄的学习吸收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理论,更会力所能及的去传播,让更多的患儿受益。

 

这就是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团队,每一名成员都有着同一个梦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脱离残疾,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

 

来源:儿童康复医学科 赵鹏举 孙臻誉 徐翠香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