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疗动态
首页>信息公开>医疗动态

疫情下的温情——两例“产钳宝宝”诞生记

发布时间:2021/8/25文字调整

一个月来,郑州往日的繁华喧嚣被“涝疫结‘核’”所定格。触目可及的是寂静的街道、烈日下或夜幕中身着防护服的白衣使者和一张张等着做核酸检测的焦灼、恐惧的脸庞。

 

产科是医院里一个特殊的存在,喜悦与风险并存,正常与意外交织,计划和突发相伴,可行与不可行只在一瞬间。正是这样独特的特点练就了产科人不仅要有内科的严谨,有也要具备外科的果断和雷厉风行。产科医务工作者常自嘲自己是女人中的男人,男人中的女人,可柔可刚。

 

 

经常会有患者问产科医务人员:“医生,我如果宫口开全了又顺转剖,不是顺产剖宫产的罪都受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生孩子时别那么痛,又比如我实在是没力气了,能帮我把孩子拽出来……”

 

这个真的可以有,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可以采用一些助产方式和工具,来辅助生产,比如——产钳。

 

下面,请听这两个真实的故事:

 

01 医生,我实在没力气生了......

产妇于女士在经历了一夜的分娩宫缩后已经被折磨得筋疲力尽。在行分娩镇痛之前,分娩的宫缩就从肚子蔓延到腰背,行分娩镇痛之后,疼痛虽然得到缓解,但是经过整整一夜的宫缩,以及长时间的屏气用力,体力被消耗殆尽,她连大声说话的力气都没了。意外的是,此时胎儿又出现了问题,胎心监护仪发出阵阵警报。

 

“胎儿胎心减速,考虑胎儿缺氧,需要立即结束分娩。”产科主任付建红医生评估后说道。

 

但是产妇已经十分疲惫,不能配合宫缩正确使用腹压,若不及时取出胎儿,随时有窒息的风险。

 

 

“目前胎心减慢,但宝宝的头发已清晰可见,顺转剖不是最佳选择,我们可以用产钳助产!” 付建红主任随即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已经试产到这个阶段,现在转剖宫产让于女士实有不甘,为了胎儿的安全,她个家属表示愿意配合,再坚持一下。

 

产科团队立即快速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同时请儿科、麻醉科专家团队赶到产房。在多学科医护配合协作下,医生用产钳将宝宝慢慢牵引出来,当孩子发出嘹亮的啼哭声,红通通小宝贝四肢顽皮挥舞,在场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助产士抱起宝宝轻轻触碰到妈妈的那一刻,于女士觉得所有忍受的痛苦都是值得。

 

02 宫口开全,宝宝胎心率却下降了......

产妇小芳孕期饮食控制良好,胎儿大小合适,骨盆正常,堪称完美的产道试产条件。但在胎儿即将娩出时,出现频发胎心率下降的情况。这意味着有可能存在胎儿缺氧,需要尽快结束分娩。

 

 

在医生把情况告诉小芳同时,她也竭尽全力运用腹压配合分娩,但宝宝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娩出。综合评估后,付建红主任提出产钳助产的建议。

 

在医患配合下,小芳最终平安生下了一6斤3两的男婴。由于产钳的及时介入,避免了新生儿缺氧,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03 产钳知多少?

相信很多孕产妇,对产钳助产这个词并不陌生。也许是闲聊时听亲戚朋友提起过,也许是分娩时听病房的妈妈们讲述过,大家似乎都对它充满恐惧。

 

 

其实,产钳助产术是解决难产的一项有效的技术。顾名思义,是用特制的钳子把宝宝从产道内“夹”出来。当胎头达到一定位置,通过特质的金属钳子伸入母亲产道,放置在胎儿头两侧,医生用力牵拉,帮助胎头慢慢从产道内娩出,减少母亲用力,加快分娩过程。

 

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需要进行会阴侧切,相较于剖宫产手术对产妇带来的一系列近远期的并发症,低位产钳的负面影响明显要少很多。

 

看似简单的产钳助产术,实则非常考验医生的技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产科工作更是如此,郑州大学五附院产科医生团队经过长期的专业培训和不断的模拟实践的同时,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准妈妈们要信任并积极配合医生,不惧怕分娩,才是愉快并成功分娩的重要前提。

 

来源:产科 付建红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