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肩痛、头痛、颈痛、腰痛等各式各样的疼痛常在不经意间拜访我们,它是身体患病后发出的异常讯号,如肩部的疼痛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但常被人们忽视。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它对于反映我们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国际疼痛学会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中华医学会也将每年10月的第3周定为“中国镇痛周”。

为了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认识、重视、远离疼痛,2019年10月14-20日,在第16个“中国阵痛周”到来之际,郑州大学五附院肌肉骨骼疼痛康复科联合康复医学工程科在门诊大厅一楼开展义诊活动。对有疼痛的人群进行疼痛康复干预,也为有足脊功能障碍的人群提供专业指导。本次“中国阵痛周”义诊活动的就诊人数超200余人次,活动现场非常活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今后肌肉骨骼疼痛康复科也将继续开展此类义诊活动,敬请期待。
引起疼痛相关的原因及危害

疼痛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常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受和经历。疼痛不仅会导致我们生理功能出现紊乱,而且也会引发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
临床上,依据时间的长短把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的时间较短,一般多见于急性创伤/损伤,随着治疗创伤/损伤的恢复,疼痛也随之减轻或消失。慢性疼痛潜伏期较长,可以持续存在3个月或以上,随时间的推移演变发展为病症,疼痛的严重程度也比急性疼痛低,以至于可能会掩盖某些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身体若是长期存在疼痛,可能会形成复杂的中枢性疼痛或局部疼痛综合征,不仅增加治疗难度,也延长恢复时间。慢性疼痛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当身体出现疼痛(不是第一次)时,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疾病诊断,疼痛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来减少疼痛。
如有下述疾病,请尽快就医

患者居家的自我疼痛管理及预防
l 戒烟
l 保持心情愉悦
l 多吃绿色蔬菜
l 听舒缓的音乐
l 合理使用止痛药
l 多参加户外活动
l 保持友好的人际关系
l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来源:肌肉骨骼疼痛康复科 刘春玉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