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播出时间
1、《聚焦中原》:
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
首播时间:2019年4月2日星期二17:55
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重播时间:2019年4月2日星期二 18:55
2、《新闻60分》
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首播时间:2019年4月2日星期二 21: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
重播时间:2019年4月3日星期三 06:30
3、《健康中原》
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播出时间:2019年4月3日星期三 20:00
4、《健康同行》
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播出时间:2019年4月7日星期日09:30

今天是第12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2019世界自闭症日主题是:“消除误区、倡导全纳”,即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和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接纳,引导社会服务的健康发展。目前,大众普遍对自闭症的认识是带有偏见的,一些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在上学,社会上都被拒绝,被误读。希望在今天世界自闭症日,我们可以对自闭症的孩子有正确认识,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给自闭症患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也可以自信,愉快的生活。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自闭症的概念在1943年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提出,自闭症在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自闭症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那么,自闭症孩子究竟有哪些表现呢?
这些孩子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缺乏应有的反应和兴趣: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安排背道而驰!最奇特的是,与人们日常接触的许多疾病不同,没有任何两个自闭症的孩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症状,他们的表现千差万别。与其表现的复杂性一致,自闭症是一种充满未知的疾病,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认识。
自从1943年美国最早报道第一例“孤独症”开始,人类一直找不到导致自闭症的病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下面介绍几个大家常见的困惑:

1.患病是因家长对孩子照顾不周吗?
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很多父母会有自责的情绪,总怀疑是因为自己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犯了什么错误,比如把孩子交给长辈抚养,而长辈性格又很保守、内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玩等。几十年前,在人们对自闭症还不了解的时期,有些人认为,大人抚养孩子的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患有自闭症。有一种说法叫做“冰箱妈妈”,意思是母亲泠淡的养育方法会使孩子患有自闭症。这种说法已经被推翻,自闭症的发生与教养方式没有关系。
而事实上,自闭症是一种大脑广泛发育障碍,是先天性的疾病,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并无直接关系。
2.自闭症与食物、药物有关吗?
上面说的“养育方式”的理论一度是解释自闭症病因的主流学说。另外,有人认为,食物中的酪蛋白导致了自闭症;更有一些人将它归咎于孩子注射的疫苗身上,特别是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三联疫苗中用来防腐的水杨乙汞。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反复强调打疫苗和得自闭症之间没有关系。还有人认为自闭症是因为孩子出生时营养摄入不足所造成的,目前这些说法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3.智力水平异于常人?
一提到自闭症,人们头脑中会不自主地浮现出呆呆傻傻、不会说话、流着口水的“弱智”儿童形象。自闭症患者难道都有智力问题吗?曾有调查数据显示,在自闭症患儿中大约有60%~75%的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问题,但也有25%至35%的自闭症患者的智商等于或高于普通人。大部分自闭症患儿的智力的确呈现异于常人的情况,但原因不明。
4.自闭症患儿有特殊能力?
很多人一提起自闭症,也会想起前几年的一个综艺节目上出现的一名拥有异常计算天赋的“雨人”周玮,他能够在不借助计算机等手段的情况下,计算出多位数开次方的答案,很多人看完这个节目后,都被周玮的计算能力所震撼,甚至有人觉得自闭症患儿是“被关闭了一扇门,却打开了一扇窗”。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自闭症患者都具有“特殊能力”,据统计,这部分有“特殊能力”的自闭症患者只占自闭症患者的10%-20%,绝大部分自闭症患者仍然是一个不懂交往、不会融入、甚至生活无法自理的人。所以,得了自闭症对于患儿及其家人绝对不是好事。

5.自闭症孩子有感情吗?
事实上,自闭症儿童和一般儿童一样,是有感情的,只不过,自闭孩子不容易理解别人的感受,也无法把自己的感情自然地表达出来。他们几乎不能理解情感这种高阶事物,同时他们的知识结构也不足以产生更多的联想。
6.自闭症孩子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吗?
在经过一定训练、获得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和基本的学习能力之后,部分自闭症孩子是可以进入正常学校就读的。长期的实践结果表明,“融合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障碍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更有利于帮助“普通儿童与障碍儿童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事实上,“融合教育”在国外乃至台湾和香港都是非常普遍的,在这一点上,内地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7.基础好就等于康复效果好?
相比起药物治疗,近年来更提倡自闭症康复训练,但正因为每个患儿的自闭症症状都不一样,在康复训练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康复训练中,一些进入康复机构训练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时也会取得非常迅速的进步;反而是一些原本基础还不错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现进步缓慢或原地踏步的情况。世界上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自闭症儿童,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中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不过总体来讲,康复训练特别是医教结合模式的康复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起到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自闭症,减少对自闭症的误解,3月30日上午,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成功举行了以“有爱不孤独,爱心对对碰”为主题的大型自闭症日关爱活动。郑州大学、幸福路小学、西亚斯国际幼儿园以及碧桂园河南区域等的众多志愿者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与自闭症患儿一起做游戏、表演节目,陪自闭症孩子度过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特别节日。

活动成功举办也得到了各媒体的关注。活动当天,众多媒体对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李恩耀主任进行了专题采访。
李主任谈到:每一百个孩子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中国有数百万自闭症患者,并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他们过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生活。但自闭症却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危机之一。今年世界自闭症关爱日的主题是“消除误区,倡导全纳”,目前,我国大众对于自闭症的了解还不够,很多人对于自闭症存在很多认识误区。

例如有的人认为自闭症患儿是天才,其实,大部分自闭症患儿伴有智力损害,所以大多为多重残疾,他们基本无法独立就业。有人认为自闭症患儿不能正常上学,其实,很多自闭症孩子在早期科学干预的情况下,可以进入幼儿园,并回归社会。有人认为自闭症长大自然会好,其实,如不及早接受科学的康复干预,患儿症状可能很越来越严重。

“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的常态化,以及政策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普及性,是面临的相当大的挑战。”李恩耀主任说,自闭症发病于3岁之前,抢救性康复期较短,错过以后很难补救。他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自闭症患儿,增进对自闭症的了解,消除歧视与偏见,努力创造一个公正、仁爱的社会,给自闭症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来源:儿童康复医学科 赵永红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