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警惕!老年人夜间低血糖应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3/23文字调整

低血糖反应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不易识别、进展快、症状不典型的特点,特别是夜间当老年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正值熟睡,不舒适感不易表达,加之部分老年患者低血糖症状隐匿,夜间陪同家属亦在休息,若此现象未被及时发现,可直接导致昏迷、猝死。


01.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原因都有哪些呢?


image001_副本


1.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减退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易波动,对血糖的反应能力差,且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调节功能减退,使得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症状不典型或出现看似与低血糖无关的异常症状。


2.夜间激素分泌特点有关

夜间睡眠时肾上腺素对低血糖的反应比日间非睡眠时降低,对自主神经症状的反应不敏感,因此老年人在夜间睡眠时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而且也不容易被发现。再者胰岛素抑制肝糖原的释放,当夜间胰岛素需要量减少时,加之夜间停止进食,血液内葡萄糖不能得到有效补充,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3.饮食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消化功能逐渐减弱,多数老年人多病于一身,且有存在消化系统疾病,导致摄入减少或吸收不良等易发生低血糖。


4.晚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血糖值低

晚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水平控制越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越高。相关文献报道,出现夜间低血糖且往往以无症状性低血糖为主。


5.药物因素

老年人对低血糖反应减弱,糖异生功能降低,胰岛素清除能力下降,加之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各种糖尿病并发症,所以在应用部分胰岛素后,胰岛素具有持续作用,极易引起低血糖症。


6.并发症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三高及肾功能不全,且病程长,合并心脏和肝脏等内脏器官受损的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


02.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应当如何的预防与处理呢?


image005


1、老年患者突发异常症状怎么办?

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机体反应能力低下,低血糖时心慌、出冷汗、哆嗦、饥饿感等症状往往不明显。建议睡觉前检测血糖情况,如发现老年人出现精神萎靡、头晕、嗜睡、行为异常等情况,首先及时监测血糖,如发现低血糖时应立即口服糖块2~4块、糖水100ml或饼干等食物,严重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2、血糖值多少适宜?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不宜控制得过低,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独居老人以及合并其它疾病的老年患者,过低的血糖水平易发生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不超过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不超过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6.5%~7.5%或更低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对于老年人可以相对放宽此项指标。


3、如何进行合理饮食?

老年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营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尤其是晚餐不能进餐过少,每天可适量补充复合无机盐和维生素,防止衰弱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4、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怎么办?

同时服用多种治疗药物时,应做好多重用药的评估,防止其他药物影响降糖药的作用,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应用磺脲类药物时,关注低血糖反应,加强对血糖的监测,严格遵医嘱用药。


03.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应该注意那些点呢?


u=3530934168,404286721&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_副本


1、饮食控制要适度

有许多老年人因平时比较在意自己的身体及血糖控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注意饮食的控制,但是有时候会过度的控制饮食,而忽略自己本身血糖水平,固在日常生活中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规范饮食,逐步调整!


2、不要将保健品当药品

保健品不是药品,不具备确切的临床疗效,虽然有些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品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充其量只有辅助的保健作用不可替代药品


3、体育锻炼量力而行

凡是身体状况允许的老年人均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由于老年人心肺以及肌肉、骨骼功能减弱,故运动必须量力而行。一般可进行慢跑、快步走、健身操、太极拳等活动。


4、用药前检查肝肾功能

降糖药物一般是在肝内代谢、经肾脏排出,而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还有些老年人原来就有慢性肝病及肾炎病史,因此,用药前应先检查肝肾功能,当肝肾功能不良时应慎重选药。否则,用药不当会进一步加重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5、提高服药依从性

老年人记性不好,忘服药、服错药、吃重药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在药物种类过多时。因此,在给老年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会尽可能做到既要疗效好,又简单易行。


6、积极治疗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白内障、眼底视网膜出血、糖尿病足等,必须积极全面治疗,防止进一步恶化,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7、加强心理关注

由于身体状况及社会角色的变化常出现异常的心理状态,如悲观、抑郁、焦虑、烦躁、失眠等,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关注还是十分必要的。日常生活中家属多关注老年患者的内心,多份耐心与倾听,并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丰富老年患者社会生活,协助其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秩序。


来源:护理部  周亚捷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