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诊疗中,常有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家娃总说胃不舒服,会不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我自己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孩子会被感染吗?“”孩子怎么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呀?”随着幽门螺杆菌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家长们也开始重视起来,今天咱们就聊聊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问题。
1983年,巴里.马歇尔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成功分离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Hp)是螺旋形、微需氧、生长条件要求苛刻的一种细菌。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平均感染率高达59%,其中儿童感染率平均为40%,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I类生物致癌因子,被认为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儿童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传播的呢?
人是唯一的幽门螺杆菌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消化道,通过“口-口”(咀嚼食物后喂养孩子、共用餐具 ,水杯,亲吻等)、“粪-口”(幽门螺杆菌可随大便排出,进食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 两种途径传播。
如果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出现口臭、胃部疼痛、消化功能下降、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需治疗吗?
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无症状的的14岁以下儿童检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
而对有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必须进行根除治疗。
对有慢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计划长期服用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监护人或年长(年龄为12~14岁)儿童自己强烈要求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可考虑根除治疗。
儿童感染后,生活应注意什么?
1.调整饮食:忌口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饮食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特别是烟熏、腌制的食物;宜足够热量、蛋白质、维他命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
2.定期复查:若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则随时要提前治疗;
3.注意物品隔离:吃饭用公筷,给孩子专用餐具,不共用牙刷,注意勤洗手。
4.进行日常消毒:由于幽门螺杆菌不耐热,可通过高温消毒(温度系数≥125℃,消毒时间≥15~20分钟)或煮沸消毒(直接将口腔接触过的物品放入清水中,清水没过消毒餐具至少1cm,消毒餐具不能超过容器3/4,水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煮沸15~20分钟后取出。)
5.遵医嘱服药:早餐及晚餐时服用抑酸药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抗菌药在餐后服用,疗程为10~14天。服药期间如出现大便色黑,小便色深黄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恐慌。服药后服药结束后间隔一个月以上复查,推荐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检查。治疗失败者,需间隔数月,再重新优化治疗方案。
一些小妙招总结送给大家:
1.改变用餐方式,如分餐或公筷;
2.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
3.改变对儿童口对口的喂食方式;
4.养成良好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要吸吮手指、不要舔玩具等;
5.儿童单独使用餐具、水杯、漱口杯及毛巾,单独洗刷并定期清洗消毒。
来源:消化内科二病区 张静斐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