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开始,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2021年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为响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和全国心血管疾病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高血压中心号召,郑州大学五附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联合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专业的高血压病诊疗团队,将于2021年10月8日上午9:00在医院门诊部一楼大厅举行高血压义诊活动。针对新发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并发症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通过高血压病因的寻找、并发症的评估、降压方案的制定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
惠民政策:义诊活动期间,前5名到达活动现场的高血压患者免费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联系人:梁雪主任:13643713461;李晓峰医师:15290412560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是主要的居民死亡原因,每年与之相关的死亡人数高达1270万。在我国,心血管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是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压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血管病发生危险将随之增加。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脑卒中的50%~60%,心肌梗死的40%~50%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新发心肌梗死约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约300万人,每年主要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1300亿元,其中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达366亿元。临床研究表明,平均降低收缩压10mmHg,舒张压5mmHg,脑卒中发生危险下降40%~50%,冠心病发生危险下降15%~20%,心力衰竭发生危险减少50%,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是血压达标,从而尽可能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目标血压: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 140/90 mmHg 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 150/90 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以下。一般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可以再适当降低。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自1958到2015年以来,中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仍在不断上升。2017年,中国有254万人死于高收缩压,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病。根据2015—2025年中国心血管病政策模型预测,与维持现状相比,如果对Ⅰ期和Ⅱ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每年将减少80.3万例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减少69.0万例,心肌梗死减少11.3万例)。
来源: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