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圈内人看医生“规矩”之变化
这些年来,身在医生圈内,深知许多“规矩”。近来,女儿外伤,需要手术,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我以病人家属的身份,感受到了圈内“规矩”的变化。
给女儿看病的是运动损伤科的张医生,他30岁左右,看病特别认真,对病人也很耐心,细声细气,从不着急。张医生看了女儿的片子,说是半月板损伤盘状软骨,关节腔积液,需要手术治疗。由于积水潭医院病床很紧张,需要等床,张医生告诉我可以在等床时把需要做的术前化验检查先完成,住院后就可以很快手术了。我知道,北京市卫生局规定,三级甲等医院所做的检查互认。但圈内的经验告诉我,许多医院不承认外院的检查,实行这种“规矩”并不是不相信外院的检查结果,而是为了自己医院的收入。因此,我小心地问张医生,术前检查是否一定要在积水潭医院进行?张医生认真地把所需要的检查项目写在一张纸上,告诉我只要是三级甲等医院做的检查都可以。我很高兴“规矩”变了。这使我方便了许多,我可以带着孩子在方便的医院把这些检查完成,省了时间还省了钱。
积水潭医院是骨伤专科医院,床位很紧。圈内的经验告诉我,要想能及时住院,就得“走后门”。于是我托了熟人。但张医生说:“春节前的床位已满,许多孩子都是利用寒假来做手术的,尤其是外地的孩子,不能让他们在北京等太长时间,你们还是等春节后吧!”“规矩”变了,变公平了。于是我必须遵守现在的“规矩”,乖乖地排到春节后入院。
春节刚过,孩子就要去住院了。为了尽早办好住院手续,我早上七点半就来到医院。一到南楼地下室的运动损伤科,狭窄的办公室走廊里就挤满了春节过后第一批来住院的病人和家属,张医生早已坐在办公桌前工作了。我站在队尾,焦急地等着张医生为女儿开住院通知单。走廊太狭窄了,只能并排容纳两个人;病人太多了,许多病人带有不同程度的伤,站在那里没有地方休息,又不敢离开,生怕错过住院机会。我在外面大约排了一个多小时队才轮到张医生为我家孩子看病。此时,张医生已经是满头大汗,住院通知单已经写完了一本,病历纸几乎不够用了。病人越围越多,张医生几乎忙得喘不过气来了,我也被挤得满脸急躁。可我注意到,张医生仍是一脸平静,没有丝毫急躁和怨气,说话还是那样细声细气,解释还是那样细致。终于拿到了住院通知单,我急忙带着孩子到住院处排队。住院处已经人满为患。正当我焦急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医院在出院处开了两个临时窗口,应急春节后的住院高峰。我很快找到了临时窗口,又经过半个小时的排队,终于办完住院手续。然后又回到南楼地下室,等着护士安排床位。
护士也忙坏了,因为当天有37位病人同时住院,每位病人都需要护士完成病历、开化验单、取血、介绍住院环境;等到安排好病床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我再次来到办公室,想问一下张医生孩子手术的问题,可看到张医生还被不少病人包围着。我没有想到,一位在手术室里操刀弄剪的外科男医生能在周围环境这么乱的状态下,稳如泰山地坐在那里四小时不动,为病人看病。我不忍过多打扰,只打听到孩子第二天做手术,就离开了办公室。下午,我没有见到张医生,听说他往门诊楼出诊,为术后复诊的病人做检查,到了晚上六点,我还没有见到张医生。我想,张医生累了一天,可能回家了,手术签字可能要等到明天了。我正准备陪着孩子出去走一走时,迎面碰上了张医生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他没有回家,刚刚看完门诊病人,回到病房。他把我和女儿请到办公室里,让我们坐下,为我们讲解第二天的手术。张医生从桌子上拿了一个关节模型,指着那个模型告诉我们,哪个是半月板,手术是在哪个部位进行,多数情况手术结果如何,少数情况又怎样,手术后会有哪些影响,讲解得清清楚楚,然后才让我们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在我们签字结束后.张医生又用同样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接待了所有第二天手术的病人和家属,张医生几乎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规矩”变了,变明白了。医生为病人讲解得明明白白,病人有了知情权,不仅能够很好的与医生配合,而且懂得了疾病的科普知识。
想到第二天就要做手术,我不由得又想到了圈内的“规矩”。为了保险,我给熟人打电话,探听一下是否需要点名费或者红包。熟人告诉我:“放心吧!根本用不着!”事后,我真的没有给医生一分钱就做了手术。在办理出院时,医院清清楚楚地把每一项花费都打印出来,收费一目了然。“规矩”变了,病人不用费尽心机悄悄地给医生塞红包,到处打听红包的“价位”,花钱花在明处,看病更放心了。
孩子出院了。我在孩子的这次住院过程中以病人家属的身份,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医圈内“规矩”的变化。但我也同时体会到,“规矩”变了,医生的压力更大了,做个好医生真的很难、很累,压力很大,常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许多圈内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医,我也同样。如果领导们也能变变,像医生对病人一样变得更人文些,给医生多一些帮助;如果医院的硬件也能变变,那狭窄的走廊、拥挤的办公室和病房都能够再宽敞一些,医生的工作环境更舒适些;如果政府对医院的政策也能变变,支持更多一些,多建一些好医院,多一些好医生上岗,使医生们不至于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还不能回家休息,那就更好了。
——— 摘自《健康报》2008年2月27日第六版“读者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