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党群工作页面!
加入收藏|内部OA|返回医院首页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党群工作

进入适老模式

青年工作

首页>党群工作>青年工作

凝心聚力 奋发有为 在继承中实现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1/6/15文字调整
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创建高水平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在共青团郑州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共青团郑州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七年的工作回顾

一次团代会以来的七年,是郑州大学聚精会神抓内涵,改革创新谋发展,重点突破上水平的重要阶段。七年来,郑州大学共青团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责出发,以育人为本,以创新为魂,努力使常项工作有成效,重点工作有发展,品牌工作有深化,创新工作有突破,圆满完成了第一次团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成效

积极搭建思想教育新载体,认真实施理论武装工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充分利用团校、团学干部培训班、大学生理论研究社团等,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有组织、有计划的带领青年学生深入系统学习理论。积极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学校做贡献”、“高举五四旗帜、发扬‘三平’精神”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活泼、贴近实际的主题教育活动。2008年校团委有六项成果荣获“河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奖”。

积极探寻思想引领新方法,扎实开展分类引导工程。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努力掌握大学生思想意识关键点;编写理论辅导读本,开展理论知识和形势政策讲座,引导青年正确认识政策理论问题;注重丰富内容,创新方法,拓展载体,增强实效,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的工作机制,培育了一批有特色的工作案例,推出了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的大学生群体,形成了一批分类引导青年的理论成果。在2011年全团宣传工作会议上我校共青团就分类引导青年工作做法作了大会典型发言。2010年校团委组织开展的“时事周周评”活动被团中央评选为全团27个思想引领典型案例之一。

积极开辟组织存在新空间,深入推进红网工程。适应信息化的时代潮流,调整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坚持以“纵向分层、横向分工、全校联网、扁平高效”的原则,大力实施“红网工程”:建立了以门户网站、校信通、博客、QQ、手机为媒介,以校团委为枢纽、各基层团委为分支、基层团支部为骨干节点的信息化联系指挥体系,切实加强了“青”字号网络阵地建设;试点建立了基层网络团委、网络团总支、网络团支部,建立共青团主导的网络论坛或贴吧、社区和博客,初步实现了我校共青团的网络“组织存在”;不断加强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网络策划员、网络技术员等网络工作者队伍建设,初步实现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的整体工作转型,使互联网成为思想引领的新媒体、组织动员的新途径、服务学生的新工具、开展工作的新平台。校团委连续多年获得“河南省十佳青年网站”荣誉称号。

(二)以健全培养机制为重点,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实现新跨越

建立健全选拔培养机制,夯实培养根基。建立团学共建机制,把学生骨干培养纳入到团干部培养体系,同规划、同部署,逐步形成团学共建、共同发展的工作局面。建立竞争择优机制,制定管理制度,开展民主测评、民主推选,考核学生干部的工作业绩和综合能力。实行分类培养机制,对各类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实行分类指导和梯度培养。在培训中,以培训对象为主体,进行“菜单式”培训;以工作任务为目标,进行“应用式”培训;以难点弱点为牵引,进行“研究式”培训;以实践锻炼为途径,进行“体验式”培训;以改革创新为重点,进行“拓展式”培训。

努力深化过程培养机制,搭建锻炼平台。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立校级团校和院级团校联动的“二级团校”培养模式,平均每年有5000多名团员在校、院两级团校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扩大对优秀学生骨干的影响面和培养量。积极整合公共资源,走进社会课堂,建立起100多个学生骨干培训基地和青年志愿者基地,每年都精心组织选拔数百名优秀大学生骨干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利用寒暑假挂职,为学生骨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

着力构建长效培养机制,深化培养效果。建立了组织领导和反馈制度,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制定和下发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健全学生骨干档案管理制度。给所有学生干部建立电子档案,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建立举荐输送机制,逐步形成既注重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培养选拔学生干部,又注重推荐优秀学生骨干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双向培养”模式。

(三)以就业创业为抓手,团组织服务青年水平得到新提升

抓观念转变,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政策宣讲、典型宣传、形势分析,开展“共享成才——杰出青年进校园”、“启航工程——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自觉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先就业后择业”的成才观,促使择业观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2009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对我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报道。

抓就业创业见习,丰富大学生的职业阅历。积极组织动员院系,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截止至目前,共建立86个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全校75个本科专业提供5861个就业见习岗位,每年有近5000人次的学生在见习基地实习,丰富了大学生的“职业经历”,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就业能力,积累就业经验,适应就业岗位。

抓创业导航,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构建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以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依托,探索建立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人生发展导航的就业创业志愿导师制度;以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等平台,成立了河南省唯一一个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在省内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组织主办“大学生创业论坛”、“YESPLAN-诺基亚青年创业大讲堂”活动,组织成功企业家走进校园,开展“与大学生面对面”等活动,为创业成功人士和有志创业的大学生之间搭建起交流沟通的桥梁,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2009年和2010年校团委连续两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创业教育先进单位”。

抓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积极筹措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孵化”成熟的创业团队,举办郑州大学创业吧,努力推进创业创新成果商业化、成型化、实体化发展。近年来,我校学生科技成果转让经费达220万元,有效推动了大学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我校学生获得全国YESPLAN-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1项银奖、6项铜奖,并连续3届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2009年3月,我校KAB创业俱乐部荣获首届“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称号;在“第三届中国财富论坛中国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型推介活动”中,我校有7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创业项目。

(四)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为抓手,人才培养开辟新渠道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制度保障。成立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建立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术科技赛事体系,与其他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认真组织、通力合作,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设立专项支持资金和奖励基金,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票否决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有效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证。

营造氛围,增强创新意识。实施“学术科技曙光计划”,通过建机制、出政策、抓队伍、搭平台、办论坛、造氛围,扎实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训、大学生科技创新专家辅导团的聘请组成、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活动场地和经费的落实保障工作。目前,全校共有679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近一万名学生在科技创新团队中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项目带动,培养创新能力。遵循“以项目组建团队、以项目培养意识、以项目提高能力”的原则,深入指导青年学生根据兴趣寻找项目,组建团队;认真组织青年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重点培育“挑战杯”参赛项目,支持院系组织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传感器大赛等竞赛项目。近年来,我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包揽了机器人武术擂台赛类人组冠亚军,获得了微软足球机器人仿真3D类人机器人仿真冠军和轮式机器人仿真亚军;我校学生在第34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中获得了金奖;先后有6名同学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五)以实践育人为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形成“六化格局”,打造“实践育人”品牌。按照“全员化参与、基地化建设、项目化推动、社会化运作、学分化考核、精品化推出”的工作思路,将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实践总结和效果评估有机结合,深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我校平均每年社会实践活动立项80余项,完成课题65多个,全校98.9%的学生参与文艺演出、理论政策宣讲、专业技术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河南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坚持“十个结合”,拓展“实践服务”内容。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相结合;与服务中原经济区构建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与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与团员意识教育和强化基层团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四走进”活动相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校企、校市合作相结合;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先后通过开展对企业和县市提供网络开发、营销方案策划、旅游资源规划等服务,为多个村镇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电网优化设计,建设共青沼气工程和青年文化大院等设施,直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千万元,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对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报道,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产生良好反响。

秉持“四做思路”,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工作。以“做优品牌、做实项目、做深服务、做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形成“人人都要献爱心,人人争做志愿者”的浓厚氛围,实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经常性青年志愿活动蓬勃开展的局面。积极与校内外重大活动对接,认真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绿博会、拜祖大典、中国科协年会、全国力学大会等重大活动,展示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认真选拔优秀志愿者参与研究生支教团、西部志愿服务计划、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和援外青年志愿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国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培训工作会。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获得了“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援外青年志愿者招募选拔基地、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优秀组织奖、突出贡献奖和“河南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

(六)以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为主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新面貌

努力构建学术求知校园。以品牌性学术活动为主体,建立完善学校、院系一体化学术氛围营造体系。举办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朗诵比赛、“书香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举办以“奥运”及“世博”等重大时事为背景的专题的知识竞赛及征文比赛,举办学术讲座、国学讲堂,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求知氛围。郑州大学大学生辩论队在第八届、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中,成为首个蝉联“海辩赛”总冠军的内地高校代表队,在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服务新农村辩论赛中分获冠、亚军。

努力构建动感活力校园。校园各项文体活动异彩纷呈,持续给力。“青春风采大赛”、“校园歌手大赛”、“足、篮、排球联赛”、“啦啦操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精彩纷呈、火爆异常。大学生“英语节”、“广告节”、“魅力女生节”、“相声曲艺大赛”、“美术摄影嘉年华”、“足球全明星周末”则是规范引领着校园“时尚文化”、“小众文化”的繁衍兴盛。校团委组织指导下的各项文体活动,每年直接参与的学生达四万三千人次,为营造动感活力校园搭建了平台。多次荣获“中国大学生校园文化节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校园歌手赛优秀组织奖、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以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优秀组织奖。

努力构建社团文化校园。重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又一重要载体,校园文化社团化在我校蓬勃兴起。近年来,以社团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指导社团联合会在秉承制度化、规范化、精品化、大众化方针下,定期开展运动嘉年华、精品活动展评、社团文化周末广场、周末舞会、文化板报大赛等大型活动,实现了社团活动娱乐化、学术化和公益化的有机结合,为提高繁荣校园文化、服务学生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校团委多次被评为“河南省社团管理先进单位”,2009年,我校社团联合会荣获“全国十佳优秀学生社团联合会”,截止目前,我校有两个学生社团先后荣获“全国百优学生社团”称号,有四个社团荣获“河南省优秀社团标兵”称号,有十个社团荣获“河南省优秀社团”称号,一个社团团支部获得“河南省五好团支部”称号。

努力构建绿色文明校园。校团委积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校园生活方式。近年来,以绿色咨询、绿色实践、环境调研、绿色服务为渠道,以环境保护者协会等明星社团为代表,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宣传展板、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宣传绿色理念,传播环保知识,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卡救树、绿色论坛等校园环保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以“争创文明宿舍,共建温馨家园”为主题,开展“大学生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以“倡导绿色网络,绽放青春光彩”为主题,开展“大学生绿色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加强文明礼貌、仪容仪表教育,倡导绿色的语言、绿色的行为、绿色的消费;积极承办河南省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联盟骨干培训班,认真做好“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节水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地球一小时”和“世界地球日”低碳环保行动,深入推进“爱鸟周”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行动,营造绿色文明校园氛围;2007年以来,连续四届参与策划组织绿色长征全国环保接力活动,采用理论学习与外出实践相结合、城市中心宣传与郊区乡村调研相结合的活动模式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校团委连续四年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环保接力活动优秀组织高校奖。

(七)以服务青年成长和学校发展为目标,创建高水平大学展现新作为

构建和谐校园不动摇。积极参与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体系,在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之时,及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舆情分析。主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全校共青团系统开展系统迎评促建工作;参与服务每年的迎新工作,认真组织举办迎新晚会、元旦晚会,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维护校园稳定、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合校十周年庆典、“非典”、甲型H1N1防控等校园重大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有效服务,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服务困难大学生成长成才不懈怠。实施“阳光关爱工程”,完善特困生档案,积极争取社会资助,拓宽济困爱心助学资金来源渠道,如宋庆龄基金会“大学生成长基金”、加拿大河南同乡会助学金、“益暖中华”—校园公益之星奖学金、澜蒙服饰有限公司助学金、肯德基曙光基金等,每年至少筹措50万元用于资助优秀特困学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特困生提供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咨询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确保每一名特困生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能得到共青团组织的帮助,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扶贫”。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不减力。从解决青年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围绕青年成长、成才、成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认真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大学生维权“八个一工程”的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团支部权益委员和学生会维权中心的作用,组织开展3•15“关注校园日常消费,携手维权服务大家”、“维护会员权益,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一系列维权系列活动,为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加快国际化步伐不放松。七年来,校团委以国际化的视野做好共青团工作,不断加强对外青年友好交流,着力实施国际化工程建设,促进国际间、地区间青年学生交流的发展,加快我校共青团工作国际化步伐。七年来,我校共接待来自法国、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南非、欧委会、港澳台等地青年友好代表团24个,共计1869人次。与此同时,我校一批优秀学生骨干随全国青联、省青联、市青联赴韩国、日本、南非、德国、越南、港澳台等地进行了青年友好交流访问,交流了思想,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宣传了郑大。

(八)以团的自身建设为基础,团学组织发展开创新局面

七年来,团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学校团委紧紧围绕“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以打牢基础建设为保障,以创建“五四红旗团委”为载体,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团干队伍得到进一步锻炼,3个学院团委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6个团支部分获“全国优秀团支部”和“河南省五好团支部”,有3名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学生干部”荣誉,2名同学入选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9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先后推荐38729名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为党输送了新鲜血液。

坚持“党建带团建”,开展“团建基础工程”。按照“以党建带团建,以创新促发展”的总体思路,规范团干部的教育、选拔、培养和管理制度,狠抓团干部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拓展共青团活动阵地,形成了“以党建带团建,抓团建促党建,党团共建”的工作格局。同时,紧扣时代,围绕不同时期党建重点开展团建工作:如围绕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开展团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党组织创新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有效的促进了自身建设。我校“推优”工作典型材料被团中央收入《全国基层组织建设百例》,校团委被授予河南省“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党建带团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坚持扩大组织覆盖,推进“团建创新工程”。试点宿舍建团,开展社团建团,探索网络建团,推行项目建团,实施“电子团员证”工程,推动共青团组织建设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增强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形成了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为骨干,以团属青年社团为外围,以青年自组织为延伸的青年组织体系,有力的推进了我校团组织建设。

坚持激活基层组织,实施“团支部活力工程”。按照“扁平化运作,强化参与、激活主体;立体化覆盖,靠前指导、助推成才;品牌化引领,项目带动、活跃整体”的原则,大力推进班级团支部量化达标考核,广泛开展“我的支部我的团”班级团支部特色文化大赛、“先锋杯”主题团日设计大赛,构建“团支部特色活动资助基金”和“基层团支部服务同学就业创业”两个平台,力求“指导力量到支部、活动项目到支部、活动经费到支部”,基本实现了“一支部一品牌”的目标,团支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团员的组织归属感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回首七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坚持优良传统是做好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保障,坚持探索创新是做好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持久动力,坚持求实求效是做好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态度准则,坚持奋发有为是做好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是我们过去七年切实履行共青团基本职能,顺利完成一次团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赢得党政认可、青年满意、群众赞同的基本经验,也是进一步推动我校共青团工作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必须秉承的基本原则。

回首过去七年的工作,我们深知,郑州大学共青团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党政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与亲切关怀,离不开学校各单位的热忱关心与大力支持,离不开兄弟院校共青团的亲密合作与坦诚交流,离不开全校各级团干部的无私奉献和全体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共青团郑州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向一直以来关心、帮助、支持郑州大学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工作在共青团第一线的广大团干部,向为我校共青团事业辛勤耕耘过的老团干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校广大团员青年致以亲切的问候!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郑州大学共青团工作

过去七年,郑州大学共青团很好的完成了一次团代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但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经济社会深刻变革、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我校共青团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各种思潮不断向校园渗透、青年自主意识更加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切实提高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团员青年正确认识发展形势、客观看待社会矛盾,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拓展共青团育人功能,切实增强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能力;在青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新技术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提高团的组织动员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研究解决。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青年一代适应时代要求、促进自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学校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党委对共青团的新要求、青年群体的新变化、自身建设的新课题,都要求郑州大学共青团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育人中心工作,认真总结自身的发展实践,从目标、定位、态度、方法、机制入手,努力推动郑州大学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

目标要科学。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共青团的崇高使命。就总体而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郑州大学共青团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就个体而言,每一个郑州大学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是郑州大学共青团的职责所在,也是郑州大学共青团将育人职责落到实处的基本要求。郑州大学共青团必须立足自身的组织性质和功能,遵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按照学校育人总体目标谋划全局,着眼服务个体成长推进工作,努力构建惠及每一个学生的第二课堂,积极培育一流的校园文化。

定位要科学。实现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是团的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吸引凝聚青年,一靠思想引领,二靠成长服务,这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两大战略任务。在全员育人的大格局中,郑州大学共青团要找准最适合发挥作用的领域和位置,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与履行根本职责最直接最有效的地方。就思想引领而言,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始终把党的号召和要求放在第一位;就成长服务而言,共青团应集中精力和资源,巩固和建设好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主阵地,着力解决好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的问题。因此,郑州大学共青团既要以“有为”换“有位”,当好引领青年思想、服务青年成长的“主角”;又要注意“到位”不“越位”,善于按照党的要求和团的实际开展工作,积极配合各专门服务机构形成育人合力,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成长服务的“第二主角”。

态度要科学。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密切联系青年,深入了解青年,主动适应青年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切实做到走进青年。二是要树立战略眼光。站在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高度,认清郑州大学共青团的育人工作成效要接受国际化人才竞争的检验,因而必须按照国际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育人工作品质。三是要追求最高标准。充分认识学校战线在全团所处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和郑州大学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坚持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永不自满,精益求精,不断做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称的新业绩,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

方法要科学。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尊重郑州大学学科门类多、院系差异大的客观事实,合理区分不同层级团组织的职责与功能。二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善于从问题中找不足、找差距、找思路,不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三是要统筹兼顾,将做好团的工作同加强自身建设结合起来,在全面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和把握薄弱环节。既要为有爱好、有特长的同学“锦上添花”,为其搭建更多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争取多出精品、出成果、出经验;又要为素质能力有所不足的同学“雪中送炭”,指导他们有目的、有选择地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资源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机制要科学。郑州大学共青团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基层为基础,以资源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一是要把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应青年之所需,用真诚的服务换取真心的拥护,在吸引和凝聚中施加有效影响。二是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直接联系青年的优势,将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做实做细,实现团组织的有效覆盖。三是要发挥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基层团建创新,并通过改进资源分配方式,努力改善基层团组织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四是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将党政支持、青年满意和社会认可的好活动、好项目形成品牌,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构建富有连续性、规范性和开放性的长效机制,为郑州大学共青团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未来五年的工作展望

各位代表,同志们、同学们,本次团代会的召开,面临全党和全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国各族人民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新形势,处于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新时期,面向郑州大学努力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未来五年,郑州大学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团的十六大的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两个全体青年”的政治目标,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围绕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勇于在工作思路、机制和方式上大胆创新,继续深化思想引领、成长服务和自身建设三大战略任务,不断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为创建高水平大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牢牢把握思想引领的根本任务,切实履行共青团政治使命

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是党对共青团的根本要求。把握这一根本要求,我校共青团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引导青年熟悉和理解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逻辑,把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引导青年更好地理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迅速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引导青年在迅速发展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

1、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要尊重青年学生思想水平和人生目标的差异,分类别、有重点的开展思想引导工作,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这既是原则,又是方法。突出先进性,就是要牢牢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不动摇,深入推进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用高尚的情操塑造青年,畅想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强调广泛性要求,关键是要有群众观点,切实掌握青年话语体系,熟悉青年行为方式,依托校、院两级团校为平台,通过举办国情、党史、团史知识竞赛、形式政策报告会、班级主题团日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良好精神风貌、健康积极人生态度和过硬专业本领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坚持丰富路径载体同面对面交流相结合。要认清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影响青年思想意识形成的路径多种多样这一形势,从而不断丰富路径载体,特别要善于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和技术,善于运用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兴文化传播和思想交流的方式,持续深入推进“红网工程”的实施,逐步建立起与传统方式高度融合、多层次、多维度、广覆盖的现代化思想引导体系,将传统的、单向的、言传身教为特点的人文教育方式与现代网络互动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渠道,拓展空间。同时也要看到,任何路径载体上的创新,都不能替代面对面交流这一最基本又非常有效的引导方式。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充分发挥情感、信任与友谊等因素在思想引领中的重要作用,密切联系青年、主动融入青年,真正深入宿舍、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活动中去,带着真心与学生交流,带着真情与学生沟通。

3、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对青年的思想教育要针对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向解决思想问题拓展,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团员意识教育、先进性教育、主题团日教育等各类教育活动,解决青年的思想困惑,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存在的思想意识问题。要认识到,思想问题往往是因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引发的,因此,思想引领必须植根于青年的现实需求之中,深入青年的内心深处,这就要求在满足青年最基本的成长发展需求上下功夫,从细微处入手,解决好与青年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给青年看得见、摸得着的帮助与实惠,思想引领工作才能达到更高水平。

4、坚持自我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还是要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因此要着力培养青年的自我教育能力,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参与活动和风气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规范个人行为,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实践育人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引导青年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途径,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开展社会观察、深入思考问题成因、客观看待社会矛盾,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开拓事业。

(二)紧密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提升共青团服务能力

郑州大学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对我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不畏艰难,勇于拼博;团结合作,协同攻关;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郑大精神,以营造“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大学氛围为导向,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育人作用和组织优势,突出服务重点,激发创新意识,选准工作载体,健全服务机制,不断加强共青团组织的服务能力,着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1、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着力培养青年学生人文素质。要全面把握校园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特征,弘扬主旋律与体现时代性的要求,努力营造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院系、社团和团员青年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引导和支持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开展院系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化建设;注重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指导社团培育组织文化,深入探索、设计和开展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的社团活动,提升社团活动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形成“学校活动精品化示范带动,院系活动特色化和社团活动专业化全面活跃”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格局。要注重继承与创新,不断丰富已有品牌活动的内容,创新形式;要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时代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思想导向、人格塑造、行为制约、氛围营造、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育人功能,使青年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思想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道德得到升华。

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精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动力,也是我校共青团拓宽育人职能,服务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宣传优势,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浓厚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倾向,树立求知、求实和创新的精神。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票否决制,建立校团委整体规划、整体推动,基层团组织具体组织、具体实施的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学会借势借力,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建立针对基层团组织、指导老师和参与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努力形成共青团组织领导、专业老师热情支持、广大同学积极参与的全面活跃的氛围。要努力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团组织负责人的专项培训,增强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科研项目组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师资和科研优势,加强学校和院系两级评审委员会队伍建设,切实做好项目筛选、技术论证、考核评价等环节的工作。要坚持项目带动的基本做法,探索建立出题招标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项目立项制度,遵循“依项组团、按项指导、重点培育”的方针,不断扩大“挑战杯”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建设具有郑州大学特色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3、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知行合一的品质。坚持“按需设项,按项组队,优化结构,加强指导,突出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完善机制、建设基地、丰富载体、拓宽渠道,注重与服务青年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与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相结合,与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格局下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切入点,善于在结合点当中有新创造,实现新发展,努力使青年志愿者工作成为新形势下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全校青年学生所喜爱和接受的新的精神时尚。要坚持办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比大赛,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已有志愿服务项目的招募、选拔和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校内外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4、加强就业创业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要立足团的特点,发挥团的优势,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构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配合学校做好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工作。根据大学生职业意向,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就业创业素质拓展训练内容,进一步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素质拓展计划的各个环节中,科学地组织实施,形成能适应某一类职业或某一岗位需要的完善的素质结构,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加强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和校友资源,努力做到把基地建设与学校的产学研相结合,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突出我校专业特色,完善见习基地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保证见习基地的稳定性和就业见习活动的实效性。

(三)坚持继承与创新的优良传统,持续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

优良的传统是共青团工作蓬勃发展的基础,不断的创新是共青团工作永葆青春与生机的动力。面对党对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提出的新任务,郑州大学共青团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巩固自身建设已有成果,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努力把郑州大学共青团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巩固、具有内在活力的坚强集体,更好地履行四项基本职能,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大局。

1、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要从我校共青团工作全局发展着眼,从激发基层活力,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出发,继续实施“团建创新工程”,尤其是要大力提高运用网络建立团组织、开展工作的能力,不仅要实现对团员青年的网络覆盖,更要切实提高共青团组织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吸引力;以推进重点工作、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对基层团组织的量化考核机制;以增强团员意识、保持团员先进性为目标,不断完善团员教育评议制度;以健全组织、活跃工作、发挥作用为目标,持续推进“团支部活力工程”,尤其是要进一步提高“先锋杯”团日活动大赛、团支部特色文化PK大赛等品牌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

2、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团组织建设。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时代要求,是共青团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增强问题意识,争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和认真践行者,努力构建学习型团组织。要加强组织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树立将政治理论学习与党团组织建设理论学习相结合、巩固学习和创新学习相结合、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学习观,拓展学习阵地,完善学习网络。要创新学习形式,积极吸收先进经验,建立灵活全面和运转有效的学习机制,实现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全面推进。要创新学习方法,将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开展研讨式、互动式学习,增强学习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学习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创造学习条件,由运动式学习转为常态化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带着问题学习,注重探索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手段,明确和领会我校共青团奋斗目标。要培养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学习力推动创新力,以创新力指导学习力,使共青团的学习工作有目的、有归宿,从而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进一步深化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和社团联合会的指导。要在坚持各级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前提下,探索解决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的工作侧重、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问题,努力形成关系明晰、联系紧密、整体联动的团学工作总体格局。要坚持运行机制的创新,借鉴项目化管理方法,改变垂直管理模式,避免“行政式”管理高压、强制的缺点,建立起科学、合理、高效的学生组织管理制度,使学生组织规范运作、健康发展。要坚持学生骨干培养模式的创新。秉承选拔与考核并重,使用与培养结合的原则,增强包容性,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参与,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等措施,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应变能力。要坚持组织文化建设创新。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基础,以行为文化为彰显,以环境文化为依托,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位,扩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特别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积极寻找社团自身建设和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效结合点,大力推进社团建团工作,发挥团组织在学生社团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学生社团纳入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管理体系中,推动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

4、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共青团工作制度化建设。良好的组织工作机制,是共青团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障。要加快构建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按照“系统规划、有效衔接、分层实施”的要求,遵循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科学划分学校共青团在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要明确界定不同层级团学组织的工作侧重点,更大程度地发挥好各个层级团组织的效能。学校团委、院系团委、班级团支部等各个层级要找好自身定位,界定好自己的职能。校团委要发挥好指挥部、参谋部、后勤部的作用,对上当好参谋、提出建议和及时上报信息,对院系团委要进行统筹协调、有效指导,同时还要整合资源提供保障。各院系团委要加强对团支部的指导,在明确团支部四项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推出团支部工作、活动的必选规定动作和自选项目菜单。要建立健全工作运行、考核、评价机制,靠机制来规范工作,靠机制来增强活力,努力提升我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呼唤青年,宏伟的事业激励青年。我们要牢记党的重托,肩负时代责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与学校同发展,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勇于实践,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在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展示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用青春、热血和汗水谱写我校共青团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