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对医院最本质、最朴素的诉求就是:
能看病,看好病
满足这一诉求的关键在于:
技术、安全和质量
提升医疗技术
确保医疗安全
狠抓医疗质量
一直以来都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1956年,医院由郑州铁路管理局郑州医院改名为郑州铁路中心医院。1957年~1965年,医院贯彻“三个面向”即:面向全局,面向基层,面向职工、家属的方针。1960年,医院实行三班门诊制,临床、门诊季度优胜循环红旗竞赛,铁路沿线巡回医疗制,开展家庭病床,执行护理基本功训练标准,实行护理周计划、月安排等基本医疗制度,建立起良好的就医秩序。
▲ 1956年,医院内科、外科、放射线科与检验科三幢大楼建成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彼时的医院正在逐步缓解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局面。1955年调入医院,任妇产科主任的胡佩兰,在做好妇产科临床工作的同时,开展技术创新,带领全科人员进行新技术、新业务的探索和实践。在省内率先在铁路家属区开展妇科防癌普查普治工作;开展无痛分娩法及阴道助产术;妇产科手术不需外科医师协助进行,能独立开展卵巢肿瘤切除术,宫体癌、宫颈癌切除术,剖腹产术,子宫全切术等;在宫颈癌的放疗、化疗方面也颇有建树。其中,胡佩兰作为主刀医师,为一名农村女性患者成功手术,摘除一个重达六、七十斤的巨型卵巢囊肿。
▲ 20世纪50年代,胡佩兰主任为一名农民患者成功手术,摘除一个重达六、七十斤的巨型卵巢囊肿(右一为胡佩兰主任)
据胡佩兰主任的同事、原妇产科医师娄月辰回忆:“那个年代(20世纪50年代)的口号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服务、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我们医护人员一切都是为了病人、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解放前因缺医少药积存的一些病人,如老病人、重病人,都在解放后来医院治疗。所以,那个时候(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一个六、七十斤重的、卵巢囊肿的病人,胡佩兰主任做的手术。大概在1958年,她还做了我们医院第一例宫颈癌广泛切除手术,从上午8、9点钟进手术室,做到第二天早晨4、5点钟才出来,一天一夜都在为病人做手术。后来,这个病人的(治疗)效果还很不错。那个年代,胡主任和其他医生为了病人不计较时间、不计较劳累,也不计较报酬,一心为了病人。”
▲ 1960年第二季度,妇产科荣获医院临床科室、门诊部两面优胜循环红旗,第二排右五为时任妇产科主任胡佩兰。
▲ 1960年第四季度,儿科荣获医院临床科室优胜循环红旗,第二排左五为时任儿科主任周梦。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互联网医院
关注头条
关注抖音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地址:郑州二七区康复前街3号
急救电话:0371-6690 2126 / 6690 2120 (24小时)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Copyright © www.zt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36287号
技术支持: 铭成医疗